2018年以来,中国空间站热点不断,成为中国航天的“头号IP”——
年初,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中国空间站亮相“平昌8分钟”,向全世界展示科幻的炫彩,“空间站”引发大家的关注热潮!
日前,研究院中国空间站研制基地揭开神秘面纱,研制团队向世人展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年代”,“空间站”再次成为热议主角!
近日,研究院天舟一号飞船总设计师白明生做客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我是总师-天舟一号总师#!为大家解答脑洞问题,讲述天舟一号背后的故事,透露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规划。
见证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全过程
从小,白明生对宇宙与太空就充满了无尽的想象。生于河北农村的他,会在仲夏夜,在自家房顶,看着满天繁星,听老人讲述关于宇宙的各种神话故事。而这些奇幻的故事,埋了下他与航天结缘的种子。
1992年,白明生加入载人航天队伍,从一个普通的设计员一步一步走到天舟一号的总师。20多年,他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全过程。
飞得“完美”的快递小哥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发射成功,中国第一个货运飞船成功翱翔天际。“作为我国第一个货运飞船,综合能力是在国际上排在最前面的,可以说功能强大,性能好,效率高。”说起天舟一号,白明生言语中透出溢美之词。“没有货船的话,那我们就得租用外国的船,当然就得看人家脸色了。所以必须要发射货运飞船完成以后,才能建设我们的空间站。”
天舟一号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艘货运飞船。运货能力,目前国际上货运飞船最多的是7吨,但是它整船的重量是20吨。而天舟一号只有13.5吨,便可以运6.5吨的货。可以说,天舟运载比——货物占整个飞船的重量比——是48%,这是世界上最高的。
天舟一号还实现了空中加油。“这个技术在国际上也是比较少的国家才掌握,目前只有俄罗斯,在轨运用我们是第二个国家。”而且天舟一号靠着飞船的自动驾驶,完成了自主的快速交汇对接,这在国际上也是第一回。
此外,白明生介绍,天舟一号还首次以天地测控为主,来控制飞行器;天舟一号还第一次将互联网搬到飞船上,航天员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跟地面上的互联网联系,实时交流。研究院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系统原总指挥金勇介绍,天舟一号很多技术可以推广到其他行业。比如天舟一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货物装载系统,这种技术推广后,让民营的企业和学校,都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设备开展各种试验,而不用非要按航天要求进行研制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党蓉在节目现场展示了天舟一号的电源变换器,只有火柴盒大小,是我国科研人员在外国的禁运下自主研发出来的。
回望天舟的成就,作为总师的白明生说,“最骄傲的是经过六年的努力,去年天舟一号一次成功,在轨飞行的非常地完美。”
每一艘飞船都是一个跨越
节目中,白明生还与研究院首任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郑松辉、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庞之浩一起,回顾了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从1966年我国第一个载人航天技术——载人宇宙飞行计划,到1968正式提出要研制我们的飞船——曙光一号飞船,再到20世纪90年代初载人航天工程在争议中起航,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
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当时白明生是塔架上的指挥,在紧张的心情中,将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一步步做到位。“起飞后好多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整个队伍的信心马上就建立起来了。”
“神舟五号发射的时候,我也是在塔架上工作,相当于我们亲手把杨利伟送到飞船里面去。”神舟五号发射的21个小时,白明生与他的团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时刻关注着天上的数据与杨利伟的情况。第二天返回的时候,他们一大早5点钟就全部冲到户外,有人想离得更近一点甚至站到了房顶上。“进入大气层以后,返回舱是一个火球是能够看得着的,推进舱的话,像放礼花式的,很快就天女散花,一闪而过,就烧毁了。这个印象特别深,我现在就看了那一次。非常震撼。当时知道杨利伟安全返回以后,那时候大家非常激动。”
毫无疑问,杨利伟作为我们中国第一个太空人,这个是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的,神舟五号也是一样,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重要里程碑,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此外,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手中拿的国旗,“是我们全体试验队员亲手做的,我们每人绣一针两针,一块绣出来的。”白明生说。
“首先建立了我们的信心,只要我们下决心做什么事情,肯定能够做好,通过这个大的工程,也证明了我们能力。另外一个方面还是要坚持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思路。这样的话我们才一步一步走得更高、更远,包括我们说的每一个飞船发射,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我们每一艘飞船发射都是一个跨越式发展。”
未来,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开放
载人航天下一步会飞向何方?
白明生表示,下一步就是空间站,这也是三步走战略的终极目标。“我们目标瞄准2022年建设空间站!”白明生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空间站的构成。
“20世纪80、90年代,国际空间站建成,那个时候咱们在航天技术方面,跟美国、前苏联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合作的话需要一个对等的合作,要有一定实力。而且当时,国外一直对我们在高技术方面采取封锁的态度。”于是,我们咬牙,造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的空间站预计于2022年左右建成,而国际空间站大概在2024年到2026年之间寿命到期,因此很可能到时的太空中,只有中国一个空间站,但是中国的空间站是开放的,大家共享的一个空间站。“我们欢迎各个国家来参与我们的建设,参与我们的,在船上做各种实验。”
对于未来,白明生表示空间站建成以后,中国载人航天的步子是不会停下来的,现在正在论证三步走之后的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比如说载人登月我们要实施,载人登月小行星,载人的火星,包括建设更大规模的空间站,作为我们进入更远地方的一个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