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星”河璀璨:从科学会堂到友谊路

时间:2021年11月29日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点击:14029 字体:

星1.jpg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在《中国航天报》双版刊载、集团官方微信专题推送了题为《“星”河璀璨:从科学会堂到友谊路》的文章,讲述了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向星辰大海矢志逐梦的伟大征程。

 

星2.jpg

▲《中国航天报》双版刊载《“星”河璀璨:从科学会堂到友谊路》

 

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友谊宾馆科学会堂到白石桥,再到友谊路102号,一个个地标、一次次会议、一段段历史,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空间技术一步步发展成“群星璀璨”的繁荣景象,见证了中国从首次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成功建立多人长期驻留空间站的航天壮举,更见证着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向更遥远星辰大海矢志逐梦的伟大征程。

 

51年前,一道火光划破夜空,中国人实现千年航天梦,东方红一号卫星闪耀太空,照亮了中国新时代的征程。回顾中国航天事业走过的60多年峥嵘历程,那些当年参与过“东方红一号”研制的科学家们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是耄耋老人,但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中国航天事业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60多年来,航天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坚持以国为重的核心价值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事业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奠定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历史地位。

 

星3.jpg

▲ 红色地标:北大红楼(中国四维提供)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58年5月17日,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向太空进军的动员令,他满怀豪情地向与会代表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人造卫星项目被列为1958年第一重要的科研任务,代称为“581”,意思是1958年头号重点科研项目,钱学森受命担任“581”组组长。


1965年8月,我国经过此前几年的积累和调整,在科技和工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周恩来总理在中央专门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批准了《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并把之前的“581计划”更名为“651计划”。周总理强调,只要是“651计划”需要的,全国的人、财、物,不管是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的,一律放行,全面绿灯。


“651计划”的意思是1965年的头号重点科研项目。距离毛泽东主席发出动员令已经过去了7年,人造卫星项目依然是国家最重视的头号重点科研项目,足见党中央对人造卫星的关怀与重视。这份关怀与重视,给予了从事卫星研制工作的航天前辈们极大的鼓舞。


1965年10月20日上午,全国最顶尖的科学家齐聚北京友谊宾馆科学会堂,共同论证人造卫星,史称“651会议”。会上,大家建议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认可。

 

星4.jpg

▲ “651”会议旧址——北京友谊宾馆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是当时党中央的一项“天”字号任务,由周总理亲自组织指挥。在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的关键时刻,周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参与研制发射任务的科技人员在周总理的指示指导下,大胆谨慎,严肃认真,保证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质量。

 

1967年年底,国防科委在北京白石桥国防科委“651”筹备处,召开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工作落实会议,会议由钱学森主持,并明确了分工协作关系,研究解决关键技术的办法以及落实全面研制计划。

 

1968年2月,国防科委下达通知,由“651”设计院和自动化研究所等承担卫星工程任务的主要研究所和工厂,正式成立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兼任院长,孙家栋担任总体技术负责人,总体技术队伍得到了组织落实,卫星研制工作快马加鞭。

 

1970年4月1日,装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专用列车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月24日15时50分,周恩来总理电话告知国防科委:毛主席已经批准了这次发射,希望大家鼓足干劲,细致地工作,要一次成功,为祖国争光。

 

星5.jpg

▲ “东方红一号”任务星箭对接试验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当指挥所的高音喇叭里传出“特大喜讯”:“星箭分离!卫星入轨!”发射场上顿时沸腾起来,将军与战士,专家与工人,个个热泪盈眶,相互握手拥抱。欢呼声、祝贺声、口号声,声声响成一片,一向清冷的戈壁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孙家栋说,那个激动的心情确实没办法说。你可以想象那个时候中国的条件,能把第一颗卫星弄到天上去!确实是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真是感觉扬眉吐气。

 

东方红一号卫星不仅成功飞上太空,发回了遥测数据和乐音,甚至可以被人类的肉眼直接观察到。全国人民都用广播接收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奏响的《东方红》乐曲。卫星的预定工作时间20天,实际工作了28天。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打破了西方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树立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东方红一号卫星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当时预定的任务,而且为中国航天事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

抓载人航天工程


1982年3月,七机部正式改名为航天工业部,任新民担任科技委主任。此时的中国航天人面临着航天事业往何处去的问题。按任新民的话说,中国航天走过了“没偷懒”的前30年,但还不知道后30年怎么办、干什么、如何干。

 

1985年7月25日~30日,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在河北秦皇岛召开了中国关于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首次会议,由任新民主持,对发展载人航天进行了初步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探讨。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们对中国航天发展战略达成了共识:发展载人航天和建立空间站是我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会上,张履谦发表了发展我国载人航天与空间目的和意义的看法,认为积极发展载人航天与建设空间站,对于大力推动航天技术进步、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1986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助推我国高技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时,科学家们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收到建议信后,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经过广泛、全面、充分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而航天技术则是“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中的第二大领域,其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

 

1987年,我国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

 

1992年1月8日,中央专委召开第五次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问题,这是第一次,中国载人航天问题被正式摆上中南海的会议桌。会上,75岁高龄的任新民带着一个1:10的飞船模型,亲自进行讲解和演示,并代表航空航天部汇报了《关于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立项的建议》。中央专委认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方面考虑,立即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并且认为,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应当从载人飞船起步。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一致同意,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载人航天工程。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批准立项,代号为921工程,自此该工程在全国各地有关单位悄无声息地全面开展起来。

 

1999年以来,神舟一号飞船至神舟四号飞船连续开展飞行试验,在近3年时间里全面验证了飞船系统的设计。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承载航天英雄杨利伟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星6.jpg

▲ “神五”任务中,飞船和整流罩组合体在发射场进行转运

 

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进展。2006年至今,“神六”至“神十三”相继飞向太空。尤其今年,在庆祝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时刻,6月17日,“神十二”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快速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开展3个月太空工作生活,9月17日安全返回。随后的10月16日,国人尚沉浸在“十一”国庆节的喜悦中时,另有3位航天员又驾乘“神十三”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开启6个月在轨驻留。这也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璀璨“星”河,频添华彩。

 

星7.jpg

▲ “神十二”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片来源新华网)

 

大步迈入深空探测新时代

 

2020年12月17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了23天的月球采样返回之旅,在经历了76万公里的探月之旅后,回到了她诞生的地方。


此次归来的“嫦娥五号”,只是从友谊路走出的诸多“子女”中的一个。自从五院将大部分研究所、厂房搬到这里以来,17年间,这里见证了中国月球探测、深空探测不断迈向辉煌的步伐。


在成功实现“两弹一星”的壮举、稳步推进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之后,在积累了坚实的技术和综合实力的情况下,2004年,中国向深邃的太空开启了新的探索——我国正式启动了探月工程,并用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嫦娥”为其命名,明确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方案,对月球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此后,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人的奔月梦开始走向现实。


2007年11月,“嫦娥一号”首次绕月探测成功,树立起我国航天史上第三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入深空探测新时代。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踏上奔月之旅,探月工程二期由此拉开大幕。2013年12月,我国首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在虹湾顺利着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2019年1月,“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背。在“鹊桥”中继卫星的支持下,玉兔二号月球车踏上月表,并把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月背图传回地面。2020年12月,“嫦娥五号”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抱土归来”,探月工程顺利收官。

 

星8.jpg

▲ 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现场(李淑姮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航天工程系统复杂、规模宏大,每一步探索、每一次成功都深刻诠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说。


早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后,火星探测就被确定为我国深空探测后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孙家栋、叶培建等院士提议,要抢占探火先机。在叶培建看来,面对当今世界局势,探月、探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科学探索本身,它是大国力量的象征。


“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探月、探火的成功可以为中国人民带来信心,为中华民族带来力量,为我国在国际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叶培建说。


在对实施方案经过三轮迭代和深化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批准立项,明确提出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火星探测将是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也是深空探测的一次探路。


星9.jpg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巡”合影(国家航天局供图)

 

也正是在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为第一个“中国航天日”作出重要批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我遇到了好的时代,参与了伟大的工程。”五院西安分院副总工程师陈岚感慨地说。她从嫦娥一号任务就开始参与我国探月工程任务,现在又参与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今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6月11日,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图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获得圆满成功;8月23日,祝融号火星车平安在火星度过100天、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党的举旗定向、引领指导,离不开党的科学决策、大力推进,更离不开党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大力协作、支持和帮助。正如叶培建所说的那样,“中国航天发展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精力办大事。所谓集中精力办大事,就是全国人民齐动员,集中最优势的资源、最优秀的人才来做一件事情,把这个事情做成。”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国航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航天发展道路,不仅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还建立了一套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创新体系,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科研生产制度,造就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些积淀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有条不紊,从进入太空到利用太空,非常踏实地稳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航天领域的地位及话语权。

 

人物志


此次《中国航天报》专版中还报道了一批五院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


李振才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

 

星10.jpg


神圣的事业,光荣的使命。每次见到李振才,总是看到他在试验现场忙碌;每次想采访他时,听到他说的第一句话总是“多写写一线技术人员吧,他们才是最值得宣传的。”身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的他,是一名多年奋战在深空探测领域的航天“老兵”。从嫦娥一号卫星质量经理到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计划经理、总指挥助理,再到火星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在向宇宙深空进军的路上,他几十年如一日,将报国之志融入工程实践中,在“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的漫漫征途中大步向天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立项伊始就瞄准当前世界先进水平确定任务目标,明确提出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这种高效率、高效益任务形式创新在世界上是首次。在天问一号探测器1600多个日夜的艰辛鏖战中,针对任务起点高、跨越大、技术壁垒多等任务特点,李振才协助型号“两总”运筹帷幄,确保任务按计划顺利进行。工作中,他聚焦流程融合,进一步强化进度管控,坚持全过程进度与质量并重,确立了围绕“保可控”工作目标,实施“抓融合、控变更、重动态”的进度管理方法。通过计划流程“四性、七要素”,实施“抓实依据性、执行性、实施性和变更性四级计划制定”的抓融合工作手段;实施“严控质量问题、技术更改、产品超差和偏离等变更”的控变更工作核心;实施“采用综合调度例会、短线日报、AIT周计划及进展情况检查等手段”的重动态工作重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了研制任务,为“天问一号”成功探火铺就了一条通天大路。


李骥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

嫦娥五号着陆上升平台高级主任设计师

 

星11.jpg


李骥是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自主控制技术团队的核心骨干成员,参与了我国所有月球探测器的导航制导与控制(GNC)系统的研发。

 

初见李骥,衣装整洁,白白净净,笑呵呵的,给人稳稳的感觉,和理想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完美契合。在型号研制遇到技术问题时,李骥遇事不慌不忙,总能让大家觉得这事“稳”了。这种“稳”是一种深厚的积累沉淀,是一种从内到外的自信。

 

李骥的稳不仅来自于自身的业务能力,还来自于他长期的刻苦积累。他非常注意日常工作的积累,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想清想透,真正吃透技术。由于工作日事务繁杂,他就给自己定下了“周日加班”的规定,利用这个时间具体思考解决疑难问题。正是这种深厚的技术积累,在遇到型号技术问题时,他总能一眼抓住问题的本质,最快地提出解决方案。

 

在一次飞控过程中,GNC分系统的某次导航试验结果与外测结果偏差较大,如果该故障真实存在会直接导致任务失败,现场气氛异常紧张。

 

这时,李骥在现场鼓励大家说:“别着急,我们要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大家再仔细分析下。”随后,他认真分析在轨测试数据,确定探测器导航系统没问题后,建议团队核对下外测数据的精度。大家照此开展工作,探测器运行几圈后,获得了精确的外测数据。随后,再次进行导航数据的比对,一致性很好,完全证实了李骥的推断。 

 

郑兴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

焊接成形制造中心高级技师

 

星12.jpg


2008年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彼时的郑兴对航天事业还懵懂无知;10年后,由他担任主岗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舱体焊接任务。还记得来厂第一天,车间主任将他带到一幅标语前——“每一个焊点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危”。使命和责任,是郑兴入职的第一课。经过10多年的勤学苦练,郑兴终于从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还成了全国技术能手。经他焊接的航天器包含“天宫一号”、“天宫二号”、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嫦娥五号”、空间站核心舱等多个型号,虽然每个产品结构不同,但他记得每一条焊缝的纹路。核心舱密封舱体的焊接主岗,就是郑兴。大型载人航天器的焊接难度极大,造型复杂的球面壁板舱体焊接更是从未有人挑战过。郑兴说,必须保证航天员在轨安全,每一条焊缝都不允许出现任何缺陷。在空间站焊接关键期时,郑兴发现,一旦空气湿度超过40%,试验件里的气孔数量和直径都明显增加。空间站体积庞大,要想升温除湿非常麻烦。郑兴想到了一个新办法:拿烤灯和加热带,给产品进行双重加温,降低湿度。这意味着,在最潮热的夏天,郑兴经常要在五六十摄氏度的高温下连续工作一个多小时。今年,央视《大国工匠》栏目专门采访了郑兴,他说:“新时代的青年就要担当起历史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就要向技能大师看齐,把技能大师过硬的本领学习好,把工匠精神传承好。”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