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太空育种放心,不是转基因

时间:2015年07月31日 信息来源:太空育种 点击:3151 字体:

核心提示: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今年的全国两会上,“ 转基因”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代表、委员们的激烈争论。有人会问,既然转基因是否安全众说纷纭,那太空育种呢?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航天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听起来似乎种子只要上天转一圈回来,植物就一定能长得特别大、营养特别丰富。其实事情可没那么简单,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太空种子,这个称呼不“简单”

有人说,太空种子就是把普通种子送往太空,使其在太空中的独特环境下进行变异的育种。其实,太空种子这个称呼并不“简单”,它有着严格的定义。

“太空种子并不是简单‘搭载’出来的,而是在搭载诱变后,一代一代筛选培育,还要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审定。”神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刘敏介绍说,“即使顺利的话,这一过程也至少要4年的时间。”

首先要进行种子筛选,这是太空育种的第一步,带上太空的种子必须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然后用返回式航天器将种子带上太空进行诱变,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植出植物的新种质、新材料、新品种;最后进行地下攻坚,先将它们统统播种下去,然后将选出的种子再播种、筛选,让它们自交繁殖,如此繁育至少四代后,才有可能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突变系。

这样,每次经历太空遨游过的种子,都要经过连续四季以上的筛选鉴定,其中的优系再经过考验和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才能称其为真正的“太空种子”。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指出,诱变表现得十分随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预见的。太空育种并不是每颗种子都会发生基因诱变,其诱变率一般为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而有益的基因变异仅是千分之三左右。也就是说,即便是同样的种子,搭载同一颗卫星,其诱变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

航天育种是一个育种研究过程,种子搭载只是走完万里长征一小步,不是一上去就“变大”,整个研究最繁重和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后续的地面上完成的。

遨游太空后 种子有何不同

特殊的空间环境使得太空育种与传统地面诱变育种相比,具有变异率高、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稳定性能强等特点,因而能够培育高产、优质、早熟、多抗良种。

记者了解到,在空间环境中的高能粒子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综合因素协同作用下,植物种子的dna被双链击穿,产生断裂并重新排序,而地面的诱变技术只能让dna被单链击穿,因此,太空育种变异率更高。

以水稻为例,它的自然变异率在二十万分之一左右,化学诱变的变异率也只有千分之几,而经空间诱变的水稻变异率可达百分之几。

空间诱变植物一般在第四代后状态便达到稳定,少数植物在第三代就可稳定。比常规育种的第六代稳定提前两代,对缩短育种周期极为有利,可以节约许多人力物力。

此外,太空育种不但能出现一些如产量、株高、生育期、品质、抗病性等常规诱变育种的变异,还能出现一些其他理化因素处理较少出现的特殊变异类型,如果实早熟、大果型变异,花卉花形变异、花色变异等。

太空农产品是否安全

多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今年两会期间,“转基因”这个热得发烫的话题也引发了众多争议。人们不禁会问,那太空蔬菜到底安全吗?

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种子实际上也在发生变异,只是变异过程极其缓慢,变异频率很低。而人类早期的植物育种方法大都是对自然变异的选择和利用,并被证明是安全可行的。

太空育种是利用空间环境条件加速生物体的变异过程,这与自然变异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太空育种只是将植物dna打乱重排,并没有导入其他外来基因。”刘敏说,“这是太空育种与转基因的本质区别。”

此外,太空遨游归来的当代种子还要经过几代的田间选育、分子监测,推广之前还需通过诸多监测。刘敏说,同时还要进行机理研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让人信服。

未来空间站将是“会飞的农场”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优良品种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航天科研人员和农业专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航天这一最先进的技术领域与农业这一最古老的传统产业相结合,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对加快我国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育种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如今,面对这种新的育种技术,有些持反对态度的人表示,既然太空育种优势突出,为何它在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中鲜有听闻?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开展过将植物种子搭载卫星上天的实验。但毕竟美苏等国农业增产压力小,因此,太空育种技术更多被用于解决空间站里航天员的食品自给问题。

目前,根据载人航天的需要,美俄等国正在致力于探索空间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使宇宙飞船最终成为“会飞的农场”。(胡逢超)

[版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拥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