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我院研制的中国首颗微重力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将于4月发射

时间:2016年02月26日 信息来源:爱航天网 点击:2069 字体:

2月24日凌晨,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今年4月的发射任务进行最后的备战。实践十号卫星是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卫星,由五院总体部抓总研制。


按照计划,“实践十号”将在轨道上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在短短15天的太空飞行中,完成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等六大领域的19项实验。之后,卫星再把实验样品带回地球,为微重力环境及复杂辐射环境中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


简言之,“实践十号”就是太空中临时搭建的一个实验室。


要把这样一个精密的实验室长途运输送往发射场,整个过程都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并保证平稳和安全。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进行装箱前的准备,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李春华介绍,实践十号卫星研制成功,将为我国开发出一个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平台,使我们国家的空间微重力研究有了新的技术手段。


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微重力环境开展研究,比如“抛物线飞机”、“探空火箭”等实验平台可以提供几分钟甚至更短的微重力环境,但想要进行更长时间的研究,就必须运用实践十号这样的科学实验卫星。


图:实践十号卫星


和普通卫星不同,“实践十号”还是一颗返回式卫星,它独有的返回舱将在完成实验任务后回到地面。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它才能将太空中的实验成果带回地面。


目前我国的卫星返回技术相对成熟,至今成功发射并回收的卫星已经达到24颗。但因为要进行独特的微重力实验,作为我国将要发射的第25颗返回式卫星,“实践十号”相比以往的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大量的适应性创新设计。


李春华说:“这颗卫星的形状跟其他卫星相比是非常独特的,主要是在发射过程中不需要整流罩,卫星的星体就承担了整流罩的作用。另外,由于飞行时间短,卫星主要采用的是化学电池,而没有采用大家常见的太阳能帆板这样的供电方式,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个形状就类似于‘弹头’。”


在这颗卫星的研制过程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多实验载荷在太空协同工作且互不影响的问题。特别是生命科学项目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温度要求非常高,因此科研人员对卫星的发射阶段、在轨运行阶段和返回阶段的温度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