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实践十号卫星转变研制观念,“快、好、省” 趟出“新星”路

时间:2016年04月25日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点击:1824 字体:

科研人员从回收舱中取出搭载物(宿东/摄)


“实践十号卫星在热控、微重力、回收保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是创造性地迈出空间科学实验步伐的一颗‘新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实践十号卫星总指挥邱家稳说,该卫星不仅启动了我国首次大规模无人空间微重力试验任务,还开启了卫星研制“快、好、省”时代的先河。


一步正样:时间也是金钱


从2012年底立项并启动工程研制开始,实践十号研制者就知道,受制于研制周期和经费的约束,他们必须尽全力和时间赛跑。


与传统返回式卫星研制流程相比,实践十号省去了初样阶段的结构星和热控星研制,只安排了电性星研制。这就意味着,卫星的“脊梁”和“骨架”是否结实,卫星能否有效应对太空中的冷暖环境,都只能靠研制者用经验继承和仿真实验进行分析。


一步到正样,省去了大量时间、财力和人力,但如此大刀阔斧的优化流程将给卫星研制带来更大风险。为此,研制者们全面推进项目各层级风险管理工作,利用风险管理软件工具开展项目风险动态评估与管控,使方案固有风险及研制过程风险降低。


“我们并非一味地追求短周期、低成本,而是基于风险分析之后做出流程优化。”历经神舟、嫦娥项目管理的实践十号卫星副总指挥太萍如是说。


实践十号成功飞天证明,这种流程优化切实可行。


用户导向:改变设计理念


距离4月6日凌晨发射只有不到8小时的时间,实践十号最后一个有效载荷才安装到位。在极端讲求发射前状态稳定、固化的卫星研制领域,“临战”前进行这样的操作是不可想象的。


实践十号所搭载的19个实验项目对于温度、时间等要求各不相同。如何确保其有序、舒适地各自开展工作,卫星研制者们煞费苦心。


用实践十号卫星总设计师赵会光的话说,这颗卫星的研制理念是“尽可能采用成熟技术,集中精力攻关关键技术”,尤其注重解决不同实验项目之间的差异需求。


在很好地继承我国返回式卫星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实践十号实现了诸多突破:首次在返回式卫星上采用流体回路系统,首次采用高精度、多模式工程参数测量分系统……


“作为我国首颗专门的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满足科学家们的需要。”邱家稳说,实践十号最大的创新,当数设计理念的创新。


变“废”为宝:竭力降低成本


实践十号浑身上下荟萃了变“废”为宝的跨领域成熟产品。实践十号副总设计师李春华说,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遥感卫星、导航卫星、小卫星、嫦娥等多个型号和平台的成熟产品,在实践十号上都能找到身影。


不仅产品选用领域多,实践十号产品的研制状态也应有尽有。有些关键产品,甚至让从太空返回的“老战士”抖擞精神重返“战场”。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实践十号还尝试在市场中采购普通的商业用部组件,将其按照航天标准进行加工加固,然后经风险评估后应用到卫星研制中。


为添加另外一重保险,实践十号研制队伍针对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制特点,探索并创新了产品保证管理模式,确保了形形色色产品的质量。


“卫星研制要试着去革新、去改变。” 实践十号卫星工程总师唐伯昶说,实践十号为我国航天器产品可重复使用趟出了一条新路。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