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中国航天报:历史不曾忘记——探寻与东方红一号共同走过的岁月

时间:2016年05月06日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点击:7756 字体:

往事并不如烟。


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29厂位于北京市知春路的三号老厂房,历史的斑驳依然难掩它曾经历的青春岁月。从1969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座三层的建筑已经在此坚守了47年。

1271229.jpg

老厂房门前的标语令人振奋


在三号厂房的外面,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它的功绩: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这里完成总装,这里被誉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诞生地”。


这座建筑是当年为了满足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需要而专门建造的。此时虽然已经是人去楼空,但厂房里依然处处散发着当年人们热火朝天地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时的激情和气息。


1271227.jpg

工人们正在讨论东方红一号卫星产品加工方案


从白手起家到成功探索太空,中国航天人走过了艰辛的历程。很多在三号老厂房参与过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工作的老同志都还记得,突破一些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卫星技术,对于当年“开疆辟土”的他们来说却是天大的难关。


曾经,为了解决东方红一号卫星外壳的光亮阳极氧化工艺技术,那一代航天人冒着大雪在三号老厂房旁边搭起木棚、挖下大坑、支起铅槽、烧上柴火熬制硝酸溶液;为了让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后能够充分适应宇宙环境,那一代航天人几个月守在三号老厂房里攻关,忘记了休息、推迟了婚期……


1271228.jpg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人员正在攻克技术难关


这样的例子在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那段岁月中简直太常见了。老同志们都说:“谁能想到,东方红一号卫星就是这样诞生的?!”


光阴荏苒,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事实上,529厂的三号老厂房只是东方红一号卫星足迹当中的一个脚印。虽然曾经与东方红一号卫星有过交集的老物件已经散落,但不管我们认不认识,记不记得,它们就在那里,至今光芒四射。


在502所,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发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八小节乐音的音乐盒同一批次生产的“同胞兄弟”,仍然躺在展览柜里。表面的金色虽然有些脱落,但岁月为它镀上了一层别样的金色。


1271225.jpg

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上的音乐盒同一批次生产的“同胞兄弟”


1271232.jpg

与随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展首次在轨试验的红外地平仪同一批次生产的产品


在总环部,曾经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做加速度试验的离心机仍然在不停地转动,曾经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做空间环境试验的KM2仍然在正常运行。两名将近50岁的“老将”仍然躬耕不辍。

1271231.jpg

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展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的离心机



1271230.jpg

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展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的KM2


在529厂,曾经为东方红一号生产腰带框的端面车床仍然能用锋利的刀具刮出一丝一丝铝屑。这车床刮出的产品在之后的46年里上了卫星,上了飞船,上了更远的星空。


1271226.jpg

加工过东方红一号卫星结构件的普通立式车床


在五院展厅,和东方红一号卫星同一批次生产的备份星高悬空中,向年轻人展示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魅力,让世人真切地感受着46年前那颗卫星的模样。


曾经,对于46年的时光来说,这些设备经过的一切都是曾经,但对于东方红一号卫星来说,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休戚与共,血脉相溶。


太多的往事已经成为曾经。然而,今天再次去看望这些老设备,亲手去触碰他们,感受到的仍然是那些不老的筋骨和火热的激情。


时光流转,白驹过隙。46年的时光过去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生产条件和研制能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当你再次走进中国航天的研制厂房,你会发现厂房高大宽敞,光线明亮,生产线上的产品流转不休,溶液槽上的水蒸气沸腾,在阳光的映射下有种诗意的美感。


1271233.jpg

生产过东方红一号产品的厂房如今透露出历史的沧桑


这些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经历过共同岁月的设备、厂房和老一辈航天工作者一样,值得仰视,值得尊敬。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说,永远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为东方红一号付出心血的一切。设备和厂房包含在“一切”之中。(宿东/摄 )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