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科技日报:我国首颗移动通信卫星6日凌晨升空,无论在哪,你都不再孤单!

时间:2016年08月09日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7250 字体:

6日凌晨,我国首颗移动通信卫星"天通一号01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被誉为"中国版海事卫星"的它,将在距地面36000公里的轨道上"顶门立户",为我国国土及周边海域的各类手持和小型移动终端提供话音和数据通信覆盖,填补我国在移动卫星通信领域的空白。

记者从该卫星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了解到,该卫星的成功发射,将使我国进入卫星移动通信的手机时代,其将在个人应用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在乘坐飞机时,就可以借助该卫星的高速率数据传输服务,方便地上网办公或与朋友微信聊天了。

凭借技术实力跻身移动通信卫星俱乐部

"在技术层面,天通一号01星的技术指标与能力水平能够达到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卫星水平。"五院天通一号卫星总设计师陈明章说,"它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俱乐部。"

陈明章表示,该卫星引入了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采用了单机集成设计、混合集成电路等技术,集成多种信息处理功能,用一台单机就可以实现过去多台单机完成的任务,有效提高了卫星效能。

天通一号01星的研制基于我国成熟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但该卫星同时也使得东四平台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扩展,载荷及散热能力等均实现了突破。"该卫星的设计能力、平台技术、载荷技术、基础元器件、原材料和地面仿真试验验证技术,均达到较高水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到其他型号卫星研制中。"五院天通一号卫星总指挥边炳秀说。

经过五年多的技术攻关,天通一号01星上实现了我国移动通信卫星技术的重要突破。

据卫星研制人员介绍,无源互调(PIM)指天线在大功率发射的同时由于接收灵敏度高,发射产生的杂波会落入接收通道,形成自身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能力。如果该问题不解决,原本可以同时支持5000路通话的卫星,或许只能支持500路通话甚至更低。因此低PIM技术已成为当今国际宇航界共同关注的技术难题。在天通一号01星研制过程中,项目团队完成了国际首次整星级无线PIM试验,验证了载荷系统PIM指标,满足卫星任务要求,标志着我国在此项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信无缝覆盖,走到天涯海角也能通话上网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是航天人一直以来的梦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童铠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就提出,在我国这样幅员辽阔、山地多平原少、自然灾害频发、通信需求量大的国家,发展移动卫星通信是必然要求。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震区地面通信网络全面瘫痪,成为信息孤岛。当时国际上已形成铱星(Iridium)、欧星(Thuraya)和国际移动通信卫星(Inmarsat,原海事卫星系统)等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而我国只能租用国外系统投入抗震救灾。此后,我国启动了自主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立项论证,下决心填补该领域的空白。2010年,五院启动了对天通一号01星的研制攻关。

"我国地域辽阔,多山区、少平原,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受到基站限制,很难实现全覆盖。"陈明章说。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不到陆地面积的10%,即使在北京覆盖率也不足20%,如南海等广阔区域就更加难以覆盖。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则不受地形等因素影响,能够自上而下实现对海洋、高原等地区近乎无缝的覆盖,可广泛应用于个人通信、海洋运输、远洋渔业、航空客运、旅游科考及国际维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民用和商用价值。同时,其频段信号传输损耗小、雨衰小,有助于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地面终端设备小型化,可大大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据了解,中国电信集团已经开展行动,计划推出一款具有移动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即使走到天涯海角,都可以用它跟家人朋友通话、发短信、聊微信、甚至视频交流。

后续,我国将按照分步走的原则,进一步建设全球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实现其规模化应用与运营。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