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和平利用太空,中国不是旁观者

时间:2016年08月29日 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1968 字体:

据媒体报道,中国政府近日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达成协议,同意今后向联合国成员国提供使用力争在2022年前后建成的中国载人空间站的机会。外界认为,中国将主要向未拥有太空技术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使用机会,可能意在通过开放本国的空间站当作全新国际合作舞台,以彰显作为“太空大国”的存在感。实际上,这只是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一个公开宣示和重要举措。


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全面而迅速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在航天发射、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诸多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进步。这些成就成为中国能够参与、有效影响国际社会太空事务的基础和前提。


在航天发射方面,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酒泉、太原、西昌和文昌四大航天发射场。其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创建最早、规模最大,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太原航天发射场主要用于气象、资源和通信等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西昌航天发射场主要用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应急发射任务;新建的文昌航天发射场主要用于发射大质量极轨卫星、深空探测航天器和大吨位载人空间站等。这些航天发射场各有优势,形成了沿海和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相互备份与互补的航天发射格局,有力保障了各类航天发射任务。同时,中国先后成功研制了10余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跨越。


在卫星应用方面,中国正在建立以“风云”“海洋”“资源”“遥感”“天绘”“高分”等为主体的系列对地观测卫星,以“中星”“天链”等为主体的系列通信广播卫星,以“北斗”为主体的导航定位卫星等构成的日趋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近年来,这一领域更是捷报频传。今年8月,中国发射的第22颗“北斗”卫星正式入网提供服务。8月10日,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高分三号”卫星发射成功,使我国迈入了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时代。8月16日,中国又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入轨,从而领跑了量子太空竞赛。 


在载人航天方面,于1992年9月启动的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大型系统工程。自1999年11月20日发射“神舟一号”开启中国的飞天之旅,至今已成功发射到“神舟十号”。特别是其间历经了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首艘载人飞船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送上太空、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了首次空间自动交会对接等里程碑。按计划,“神舟十一号”将在今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后择机发射进行对接,并展开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 


在深空探测方面,中国于2004年正式开展了被称为“嫦娥工程”的探月工程。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13年12月,中国首台对月球表面进行巡视与科研工作的月球车“玉兔”号在月球彩虹湾实现软着陆,并在超期工作19个月后于今年8月3日才正式退役停止工作。今年5月26日,中国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2017年下半年中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落月采样并返回地球。除此之外,中国今年又正式批准立项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在2020年实现对火星的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这两项工程是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标志性和带动性工程。 


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不但彰显了航天大国的地位与作用,也为自己在太空领域争取到了应有的话语权。今年7月14日,日本《朝日新闻》以《中国谋求成为太空开发主角》为题刊文表示,中国可能在将来代替日本参加的国际空间站,成为在这个领域的世界主角。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今年6月27日在报道中国成功发射长征7号运载火箭时也表示,中国的太空计划已经超出了复制美国和俄罗斯成果的范畴。英国《卫报》也指出,中国在太空计划上的自豪反映了中国“全球地位的提高以及不断积累的技术专业知识”。 


中国始终将和平利用太空作为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 


实际上,中国始终致力于和平发展航天事业,以促进对太空的和平利用。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发展航天事业上始终秉承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2011年12月29日,在中国政府发布的《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明确指出,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的原则,再次重申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发展宗旨,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始终在航天领域积极展开对外合作,通过签署一系列协议和开展一系列合作项目,不断推进和平利用太空的国际合作。早在1994年3月25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就与俄罗斯国家航天局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与研究宇宙空间方面进行合作的议定书;2005年11月18日,中国政府与欧洲空间局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空间的合作协议。近年来,中国政府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印度、德国、墨西哥等国签署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谅解备忘录,充分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积极意愿。 


然而,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接受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积极意愿,不仅拒绝中国在反对太空军事化问题上的实际行动,还无端质疑中国航天计划的和平意图。2007年10月,中国曾表示期望与美国展开在航天领域的合作,但是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官方回应。今年1月,美国负责军控和国际安全问题的副国务卿罗丝·戈特莫勒更是明确表示,美国拒绝中俄两国提出的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倡议。今年4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在回答路透社记者提出的关于有人批评中国航天计划透明度较低和可能隐藏军事方面项目的问题时明确表示,“中国航天发展是开放的”“我们利用空间资源,为维护世界和平、为国防建设服务,是应有之义”。 


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参与和平利用太空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与30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余项合作协定,累计实施44次商业发射,完成9颗整星出口。这些成就充分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认可。 


特别是在今年4月24日的首个“中国航天日”,共有37个国家航天机构和航天国际组织发来贺信贺电,充分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利用太空意愿与做法的高度认同。其中,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席口清司表示,“中国航天日的设立,将会鼓励中国航天活动更好地为世界人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努力作出贡献。”世界空间周协会理事会主席马克斯·格林纳德则认为,中国航天日与世界空间周的目标“祝贺空间科技对人类生存条件改善的贡献”完全吻合。 


在这种情况下,以欧洲和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都表达出要求中国参与和平利用太空的迫切需求。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今年7月15日报道,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翰·迪特里希·韦尔纳表示,尽管美国国会继续强烈反对,但他已经再次提议邀请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不仅如此,早在2013年11月,时任欧空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就表示,“欧空局不是中国探月的局外人。”他甚至希望未来有一天,“欧空局宇航员能搭乘中国神舟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2014年3月31日,时任欧空局局长乔安·迪特里希·沃纳在访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时再次表示,欧空局愿意邀请中国加入“月球村”项目。 


201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时任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司长马兹兰·奥斯曼表示,在国际合作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楷模,各国不应失去与中国合作的“黄金机会”。今年,现任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司长迪皮蓬也评价说,“中国一直是外空委中积极的一员,中国也证明了自己在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方面是联合国外空司以及国际社会重要且可信赖的伙伴。” 


可见,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意图与能力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正如今年6月8日,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大使率团出席第59届联合国外空委会议,并在一般性辩论环节发言中所强调的,中国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反对外层空间武器化和军备竞赛,并积极致力于同各方达成一项预防外层空间武器化和军备竞赛的国际条约,从根本上消除外层空间安全威胁,确保外层空间完全用于和平目的。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