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吴季空间科学,中国科学事业的新纪元

时间:2016年09月08日 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7098 字体: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50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嫦娥工程、神舟载人飞船计划……,我国在空间探索方面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背后,有无数的空间科学研究人员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之兢兢业业不懈努力,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便是其中之一。

  

1985年,27岁的吴季进入欧洲空间局学习,虽然只有一年,但这段经历却是他投身空间科学并将其作为终身事业一心一意奉献的起点。“这段时期发生的两个事件极大地影响了我的科研道路。”吴季感慨道,“第一件事是观测哈雷彗星的回归。当时由欧洲空间局发射的卫星距离彗星最近,所拍摄的彗星照片不断地传输回来,当看到彗星逐渐靠近地球,甚至慧尾的物质也清晰可见,我激动万分,被宇宙的奥秘深深吸引。”另一件事是震惊中外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这次事件引我深思,在空间探索的过程中人类是要付出代价的,但这始终是一个伟大的事业,牺牲也不会阻止人类不懈追求科学事业的脚步。”

自此,吴季便一头扎进空间科学探索的“海洋”。2004年,我国开始自主研制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时任卫星有效载荷总指挥的吴季获得了五部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奖,但在他看来,这只是职责。“当时国家给参与嫦娥工程的人员很高的荣誉,五部委颁发了突出贡献奖,我荣幸地成为其中一员,但和大家一样,我只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换来了嫦娥一号的成绩。”吴季表示。

2011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正式启动,其中包括4颗科学卫星的研制,这是十多年来的研究、说服和国际合作的结晶,吴季在其中功不可没,也代表中国科学事业的一个新纪元。

在吴季看来,科学卫星不仅能够推动基础科学的突破,对前沿科技的发展也有足够的带动作用,此外,科学卫星还是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绝佳代表,这些优势都是应用卫星不可比拟的。目前,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已发射了两颗科学卫星。一颗是旨在搜索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卫星“悟空号”。吴季表示:“每天都在接收新的数据。”他还说,今年年底,悟空号团队有可能会宣布一项足以“登上科学史册”的发现。另一颗为实验十号科学卫星,“卫星载荷的绝大部分实验都获得了圆满成功,预计半年到一年之内会有相关的科学成果陆续发表。”

吴季说,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6年的下一个任务是进行全世界首个研究量子纠缠现象的空间实验即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验,并将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争取在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超大质量黑洞等空间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同时,“十三五”规划中的科学卫星实验也进入了遴选阶段,为更长远的空间科学发展奠定基础。吴季说:“我们要实现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要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同时更应该为科学进步做出贡献。”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