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我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精彩亮相“多媒体”

时间:2017年05月10日 信息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点击:1956 字体:

近日,全国总工会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6个先进典型,并联合中宣部开展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宣传。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成功入选。

近期,各大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工人日报、航天报等都对“通信卫星创新团队”进行了重点报道。其中,新华社图片新闻获得31.5万+的浏览量;央视五一特别节目脍炙人口,收视率节节攀升,掀起热播的新高潮。后续,中国日报、经济日报还将开展相关报道。

下面,小编为你收集整理部分相关精彩报道——

新闻联播


搜狗截图17年05月10日0856_1.png

【时代先锋】通信卫星创新团队:“东方红”的新发展


新华社图片新闻


搜狗截图17年05月10日0856_2.png


中央电视台五一特别节目


《相聚中国节 劳动最光荣》

搜狗截图17年05月10日0856_3.png


科技日报


工人日报

搜狗截图17年05月10日0857_4.png

航天报

搜狗截图17年05月10日0857_5.png

新华社报道全文如下: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仰望最亮“星” 勿忘造星人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白国龙)近年来,中国在通信卫星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与进展,让广袤的太空中闪烁着越来越多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这些“耀眼明星”背后,有一批默默无闻的造星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他们肩负国家使命,研制出一颗又一颗冉冉新星。

时代先锋:引领中国通信卫星事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型通信卫星已经在一些国家出现,而当时,中国在轨的通信卫星大多数依靠国外引进。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负责人周志成回忆,在这种情况下,老一辈航天科学家们想方设法谋划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先攻关卫星平台,再寻找市场的思路,提出启动更高水平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与国际抗衡。

于是,以周志成研究员为领军人物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肩负着追赶国际一流的使命,以攻关新一代大型通信卫星公用平台——东方红四号为己任逐渐发展起来。

他们历经6年艰苦攻关,一举攻克大型通信卫星总体设计、高电压大功率复杂电源、卫星长寿命高可靠等关键技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到2008年10月,彻底扭转了我国广播电视领域“长期依赖进口卫星、使用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短短十几年,这个团队交出了22星连续成功、8星出口四大洲的完美答卷,把“东方红”品牌铭刻于国际通信卫星领域之巅。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担负着“引领通信卫星领域发展、打造太空经济时代先锋”的使命,如今已使我国拿到14颗通信卫星整星出口的国际订单,让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自行研制大型通信卫星并提供商业出口的国家。

“饿狼”传说:有困难必须想方设法解决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创新团队”大力倡导“创新制胜、敢为人先”的理念,全力推动通信卫星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与应用。

团队的成立,紧盯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不断攻关、突破,逐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困难是难免的。周志成回忆说,当年为了做实验,需要运输镍氢电源,因为是氢电池,铁路运不了,只能靠公路长途运输。从天津、北京,一路到兰州,做完实验,大雪天里再开回来。

正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多方配合,全国大协作,才把国外封锁的技术突破了。

自主创新,自力更生,“为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面对国际封锁,肩负如此重担,路途之艰辛,负责人周志成却只是轻描淡写。他说:“团队确实遇到过很多挫折,但都一一挺过来了。航天工作者向来都是不怕挫折的,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他们都会像群饿狼一样扑上去,必须想方设法解决掉。”

正是这样一群“战士”,在攀登通信卫星技术高峰的征程中,不断创新,赶超国际先进,才取得了大量原创性技术成果。新技术的创新提升了整体能力,整体能力的提升,又进一步转化到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和东方红五号平台以及其他项目中去。

敢于担当:航天精神代代传

“创新团队”不断创新、超越,不断创造骄人成绩的背后,除了激情,更重要的是无私精神的代代相传。

“创新团队”延续了“东方红一号”血脉,老一代航天科学家积累了很多宝贵财富。“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一辈航天人还跟着团队一起摸爬滚打,默默辅佐团队,在技术上和精神上引导大家。”周志成说,对老一辈航天人自己心怀感激,遇到决策的关键时刻,老一辈航天人总会挺身而出。

“比如说已经去世的华诚生先生,他是热控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当时我们研制东四平台,因为要抢占国际市场,时间紧迫,需要争分夺秒。但是面对到底取不取消热控星的问题,大家在国防大学讨论了三天也没能拿定主意。最后还是华先生提出了以分析加局部试验取消常规热控星的方案,为研制节省了时间,也提振了团队的信心。这种关键时候有担当的精神令人敬佩。”周志成说。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和老一辈科学家敢于担当无私的引导,促使一大批中青年骨干脱颖而出:

“航天功勋奖”获得者魏强、卫星总体与控制系统专家邹恒光、实践十三(中星16)号通信卫星和东方红五号试验星研制核心骨干李峰、电磁推进技术青年骨干陈粤、市场开拓队伍青年骨干邓恒……他们承袭前辈的无私奉献精神,坚持“责任,创新,学习,激情,和谐”十字理念,不断把中国通信卫星事业推向世界前端。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