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中国热控再升一颗耀眼“红星”——记五院总体部热控室“青年科学家”张红星

时间:2017年07月24日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点击:3209 字体:

航天人张红星的朋友圈里,一般只记录两件事:一件是航天的日常状态,另一件是女儿的日常状态。37岁的他觉着,两样都是他的“心头血”。


2016年底,喜讯传来。五院总体部青年员工张红星荣获“George Grover Medal青年科学家奖”。


“George Grover Medal青年科学家奖”以热管发明者George Grover博士命名,授予全球在热管科学和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评奖条件颇为苛刻。


从事热控技术研究14年,张红星成为国内获此荣誉的第一人。


苗氏班组秀新苗


博士毕业后,张红星正式成为五院总体部热控工程技术研究室“苗建印班组”的一员。从闵桂荣到苗建印,这个团队一直走在中国乃至世界热控技术的最前端,先后为100余颗航天器穿上了“冷暖衣”,确保航天员和飞行器在适宜温度下平稳运行。


初入班组时,苗建印是张红星的组长。这位热控产品总工程师,被外界誉为“航天器的首席裁缝”。两年后,苗建印推举张红星任组长,带领着20多个人,负责型号核心热控产品研制和新技术开发工作。


年纪轻轻,张红星参与了许多重大前沿预研课题。


他作为团队核心成员,首创嫦娥三号1/6g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技术,以不到美苏1/50的重量,解决了我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嫦娥三号月夜生存问题。这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为在行星表面执行任务的探测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热控设计思路。


他带领团队突破了新一代环路热管产品核心技术,技术成果已在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上得到飞行验证,并已应用于嫦娥五号探测器、空间站光学舱等多个型号产品设计中。


创新是逼出来的,这是张红星工作多年的感受。“我国航天领域的热控技术已经世界领先,再遇到问题,那就是世界难题。不创新,怎么完成任务?”张红星说。


为了满足型号任务的需求,张红星和团队成员开展了大量的预先研究工作。“凡事预则立,只有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在真正需要应用时,才能从容应对。”这是前辈教给张红星的经验,如今他带领团队,继续将之传承。


博士毕业是个奇迹


与大多数航天人不同,对于张红星来说,“航天”这片土壤,首先是一所学校,然后才是一个岗位。所学所长,皆始于斯。


2002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后,张红星成绩优秀,被保送为直博生,主攻航天器热控技术研究,由北航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联合培养。


学生身份没变,活动地点却从四环边上的北航校园,转移到了五环外的航天城。这是一次颇有“战略”意味的转移。


早在大三时,张红星就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热管”上。那时,他整天泡在实验室,虽然设备有限、条件艰苦,他却坚持完成了一篇出色的环路热管本科学位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时,情况变了,除了学校的实验室,他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总体部热控工程技术研究室。彼时,该室已经成为我国热控领域名副其实的“王牌军”,有着开创我国热控技术历史新纪元的苗建印班组。


“就好像一下子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张红星如此形容这场“战略转移”。使用的是高精度的实验设备,参与的是最前沿的科研项目,即使初来乍到,张红星也明显感受到了这里的不同寻常。“这里具有开展高水平研究的全方位支撑条件,而在其他地方,光搭建这些试验平台就得花很多年。”


在这种工程应用和技术理论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与大师为伍,张红星更加勤勉。工程应用上遇到的问题,他花精力从理论上探索答案。期间,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多篇高水平SCI收录论文,被国际同行大量引用。


入学三年半,张红星便完成了博士论文《环路热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答辩通过,取得博士学位,比预期早了一年半。“这是个奇迹。”张红星的同学和后来的同事们这样赞叹。


是老师也是学生


从国家到集团再到五院,提倡航天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五院总体部成立了热控事业部,积极推进宇航技术的转化。


干技术的张红星,也趁热跑了跑市场。


他和同事拿着新开发的民用产品登门拜访,被拦在门外,说尽好话,对方给了半个小时的“推销”时间。结果,那次谈话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因为对方觉着,产品“实在是好”,不进入市场“实在可惜”。


这次经历让张红星觉察到,在日趋主流的军民融合战略下,干好航天,不仅意味着有过硬的技术,也得有先进的市场意识。


不做学生十多年,张红星再次感觉到,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如今,五院总体部热控工程技术研究室依然保持着与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传统。张红星作为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也在努力普惠他人。作为导师和合作导师组成员,他指导一位北航硕士生完成了研究论文,并和两位博士后合作开展着热控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工作。


就像张红星刚刚来时一样。(赵聪)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