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院庆•专题 进军寰宇创一流,遨游星海树丰碑

时间:2018年03月27日 信息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官方微信 点击:7878 字体:

空间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创新是空间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坚持瞄准世界空间技术发展前沿,不断探索把握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和规律,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需求,不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牢牢把握了自主发展的主动权,走出了自力更生、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之路。

突破技术 确保成功

50年来,研究院通过攻克关键技术,实现重点突破,推动着事业的快速发展。

自力更生,实现“东一”成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院从零起步,艰苦奋斗,以百折不挠的锐气和破障前行的勇气,攻克了一系列与“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有关的重大技术难关,不仅确保了东方红一号卫星首发成功,开创中国空间技术新纪元,更推动跟踪测轨技术、信号传送方式、热控制技术等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进军寰宇1.jpg

东方红一号卫星、返回式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通信领域技术从跟跑到并跑。

20世纪80年代,研究院攻克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技术,成功应用于东方红二号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独立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第二代通信卫星平台不仅实现了我国通信卫星研制技术的新跨越,而且极大促进了东方红三号卫星公用平台研制。随后,为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院21世纪初期又推出新一代大型通信卫星平台——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彻底扭转了我国广播电视领域“长期依赖进口卫星、使用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2010年以来,院对标国际一流,提出了我国新型通信卫星平台发展的技术路线图。目前,已形成了东方红三号B卫星平台、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全电推进卫星平台、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等系列卫星平台,将有力支撑2030年前各类通信卫星研制需要。

遥感领域技术实现跨越发展。

20世纪70年代,研究院突破航天摄影和卫星返回技术,首开遥感领域卫星的先河。八九十年代积极推动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以1999年资源一号01星成功发射为标志,实现了遥感卫星从返回式向传输型的跨越。随后遥感领域蓬勃发展,十几年间陆续衍生出以海洋二号卫星为代表的海洋动力环境遥感卫星技术系列,以资源三号卫星为代表的立体测绘遥感卫星技术系列,以高分四号卫星为代表的高轨遥感卫星技术系列,以高分三号为代表的SAR成像卫星技术系列,实现了从单一功能向智能、敏捷、复合型、从单一载荷向综合型、从低轨到高中轨发展的跨越,大大提升了各类遥感图像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

独立自主发展导航技术。

2000年,院厚积薄发,相继发射2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验证导航技术。随后,攻克了星载铷钟、导航分系统、天线分系统等制约北斗导航的关键技术,使得定位精度大幅提升、可靠性不断提高、功能越来越强,北斗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在2012年成功建成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开展区域导航服务。如今,搭载新一代星座星间链路、高精度铷原子钟等高性能、高可靠导航技术的北斗三号系统四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研究院正朝着全球组网的目标稳步迈进。

小卫星技术蓬勃发展。

1999年5月,研究院第一颗采用公用平台方案实施研制的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五号发射,在此基础上,研究院先后形成了CAST968 、CAST2000、CAST3000等多个小卫星平台,覆盖了对地观测、海洋监测、空间科学探测、技术试验等众多领域,开启了中国小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代。院研制的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小卫星,协同欧空局的四颗空间探测卫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六点联合探测,已经投入使用的高景商用小卫星、规划建设中的全球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系统,都蕴藏着蓬勃的生机。

进军寰宇2.jpg

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载人航天技术堪称中国空间技术跨越发展的典范之一。

院通过发射4艘无人试验飞船,突破了平台基本技术、在轨控制、返回控制、回收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随着神舟五号发射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随后,院又通过神舟、天宫、天舟系列飞行任务,连续掌握了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组合体控制、航天员中期驻留、在轨维修以及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向着建设空间站的目标扎实前行。

 

进军寰宇3.jpg

嫦娥二号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复杂航天器多学科集成设计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月球探测卫星研制技术实现历史性跨越。

21世纪初,研究院突破并掌握了探月轨道设计、制导导航与控制、远距离测控和通信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把进军深空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完成探月工程一期任务“绕月”,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自主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随后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月夜生存、月面移动、软着陆及巡视勘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确保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地外天体软着陆技术的国家。此外,院50年来还大力开展专业技术研究,在卫星控制技术、结构与机构技术、热控技术、推进技术、回收技术等方面也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持久创新 驱动发展

50年来,研究院牢牢锁定“创新”这一发展主基调,用创新驱动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规律。

坚持走预先研究和技术积累相结合的创新路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卫星边试制边预研的基础上,研究院于“六五”计划期间开始了真正的卫星预研工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及空间技术发展的需求,安排了几十项单项预先研究课题先期开展。于1982年正式成立了研究院预研处,组织预研工作统一开展。多年来,研究院围绕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和航天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每年制定研发计划,每五年制定技术发展规划与长远发展战略,赢得了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院把研发创新工作纳入宇航能力工程建设工作专题调度,深化空间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中长期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了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工程化应用。2015年,院正式启动“创新引领工程”建设,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牵引作用,坚持以我为主,注重国家支持与自主投入统筹结合,自主投入开展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地球同步轨道SAR卫星、全电推卫星平台、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太空发电站等新概念系统项目,抢占了新领域发展的制高点,加快了从任务驱动型向自主发展型转变。

 

进军寰宇4.jpg

统筹整体的集成创新和系统、产品、专业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

院坚持采用系统集成和重点突破的创新方法,在21世纪初期组建了载人航天总体部、通信卫星事业部等五大总体单位,一方面以此为龙头做好系统集成,另一方面以此为主体,紧密围绕大承载、高功率、快机动、强防护、一体化等新一代航天器发展趋势,开展新概念、新技术、高性能航天器系统研究。启动并加快实施专业振兴,推动专业技术发展。以“产品开发面向工程应用”为指导思想,推动引进产品国产化和研发成果工程化,逐步实现产品研制由面向型号向“去型号化”模式转变,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通用性和先进性。显著加快了编队飞行控制、柔性太阳翼、空间激光通信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高技术创新成果的“出炉率”,打通了“系统牵引、专业支撑、产品升级”创新流程,实现了各领域的协同发展。

进军寰宇5.jpg

 2005年空间技术论坛现场

加强“人才+平台+产学研”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进军寰宇6.jpg

2011年钱学森空间试验室成立

研究院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需求牵引、专业推动相结合的技术预研课题选择模式,制定了预研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和奖励办法,建立了预研研究师队伍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经过九十年代的探索和创新,逐渐向制度化、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转变。到了21世纪初期,研究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正式提上了日程,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以院研究发展部为龙头,以各部、所、厂专业研发系统为支撑的院所两级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总体架构,建立了项目经理、课题组长负责制,形成了独立、专职的系统研发和专业技术研发队伍,并建立了专利与成果数据库。随着技术创新体系工作例会制度的建立,产学研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进一步推进,院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面向未来的专业技术发展、面向空间技术及其应用产业集团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院有针对性实施了“高端创新人才培养、集聚计划”,建立四级研究员的创新人才成长通道,健全技术创新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院建立了专门设立面向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创新特区”——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建成了系统及专业类“国防科技工业空间技术创新中心”“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空间热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29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形成了一体化的创新群。院同时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成立了64个联合研究机构,与瑞士、荷兰、加拿大、法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0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初步形成“小核心、大外围”的协同创新格局,为型号立项、技术孵化、产品攻关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