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神舟一号20周年 | 戚发轫:一生难忘神舟情

时间:2019年11月2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807 字体:

戚发轫院士身上有太多的光环。他是中国航天界的元老,著名的“航天十八勇士”之一。他也是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亲手把杨利伟送上太空。

 

在神舟一号飞船发射20周年之际,我们有幸对戚发轫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言谈中,戚院士无时无刻不透露出谦逊和真诚,更表达了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

 

戚发轫1.jpg

戚发轫院士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1992年,党中央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从事过导弹研究、运载火箭研究、卫星研究的戚发轫,接到担任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任务时,已经59岁了,他原本准备再过一年就退休。接到任务之初,戚发轫坦言,“内心确实比较纠结,觉得压力很大。”

 

“搞飞船和搞卫星不一样,有人、没有人差别太大了,仪表、照明、环控、救生……这太多了,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而我都快60了,那么大岁数学习也困难,所以我确实不敢干。”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戚发轫深感责任太重。“美国人为了搞载人航天牺牲了不少航天员,苏联也是。当时上级领导明确要求,我们中国人搞载人航天,可以失败,但绝不能有航天员牺牲!”

 

戚发轫想起自己去苏联参观载人飞船发射的情景。“发射之前,总设计师要给航天员讲,‘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你上去吧,一定能回来!然后在任务单上签字。现在要我干这个事了,我感觉有点不敢。我就想,到时候我有没有能力对航天员这么说?有没有把握去签那个字?”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面对国家需要,他还是挑起了这个重担。

 

“每走一步都是艰难的”

 

谈起神舟一号飞船的研制历程,戚发轫回忆道:“每走一步都是很艰难的。”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建设航天城。“没有充分的地面试验绝不能让航天员上天。我们从征地、盖房子、研制设备、调试设备、建地面设施开始,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建飞船都重要。”由此,北京航天城应运而生。那里拥有当时亚洲最大的真空罐,亚洲最大的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世界最大的振动台。

 

第二步是要拿出设计方案。虽然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确立研制飞船,但究竟选用两舱方案还是三舱方案?这道选择题又放在了戚发轫等人面前。

 

“当时,美国人选的是两舱方案,苏联人是三舱方案,都有自己的道理,都上过天,都成功了。中国到底用两舱方案,还是三舱方案?争论也是很大的。最后,我们决定用三舱方案。但不是照抄苏联,我们把苏联的生活舱改成轨道舱留轨使用,把返回舱尺寸加大。我们认真地选择了一个符合中国情况的方案。”在戚发轫看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案。这就是创新!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争八保九”的时间表,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要争取在1998年发射,保证能在1999年进入太空。

 

但按照飞船当时的研制进度,实现这个目标太困难。

 

“按照程序,我们1998年11月才做初样地面试验,暴露出问题后进行改进,然后再生产,送正样上天。从初样地面试验到正样发射只有不到一年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军令状已经立了,最后他们想出来一个办法:借鉴曾研制过的返回式卫星的经验,利用做过地面试验的初样的部分组件,改装成用于发射的正样飞船。戚发轫介绍,神舟飞船有13个分系统,他们“有所为,有所不为”——凡是能够保证飞船返回的分系统,无论有多大困难,技术上都要突破,装船;与飞船返回无关的分系统暂不装船。

 

在那样的特殊情况下,通过那样特殊的方式,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且飞船着陆处离预定地点只有10公里。

 

戚发轫2.jpg

神舟一号返回舱着陆

 

“神舟一号令我一生难忘”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

 

戚发轫对于神舟一号有着深切的情感,“神舟一号是第一次任务,是试验。我们确实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对我们搞飞船的人,尤其对我来讲,神舟一号是一生难忘的。”

 

神舟一号返回时,试验队队员考虑到当时着陆场条件比较艰苦,没有让戚发轫亲临着陆场。自那以后,这就成了戚发轫的“心病”,“总觉得少点儿什么。”直到神舟十号任务时他才第一次到了着陆场,去到了一直心心念念的神舟一号返回落点。“费了好大劲,我才真正到了‘神一’的落点,而且在那儿照了个相,圆了这个梦。”

 

2001年1月10日,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也有了新的提高……此后,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也相继发射。“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确实感觉到所有的问题得到了考验,我们想了一百多个故障及故障对策,故障对策也经过验证了,杨利伟该上天了。”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由此,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戚发轫3.jpg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戚发轫与杨利伟会面


“中国人凭什么干得又快又好?”

 

中国航天事业历经60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

 

在戚发轫看来,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是“特别”,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当国家有特别需要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航天人都要有这种特别的精神”。

 

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时候,当时的情况是“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杀猪刀”,当时搞技术既不光荣也不实惠,载人航天工程举步维艰。

 

“咱们中关村很开放,很多年轻人出国了,下海了,到民企去了,到外企去了。我心里也很舍不得,又留不住人家。但这个时候国家需要,中国人几百年想上天的任务国家叫我们干了,得有一部分人不走、留下来。”一批胸怀报国志的人才选择留下来,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到了2003年,“神五”要上天了,全国上百个单位要提供配套产品到航天城,但遇上了“非典”。戚发轫直言自己当时的做法“很残酷”“很不人道”。

 

“我就说了,凡是进了航天城,我管吃管住,但谁也不能回家。外地的不能离开北京,北京的也不能回家。就是这样,我们坚持了两三个月,把所有的测试完成了。国家特殊需要的时候,要有这么一个特殊措施。”


曾经有德国人问过戚发轫,中国人一年能实现发射两艘飞船,是有什么好办法?戚发轫开玩笑道:”第一,我们有保密规定,我不能告诉你;第二,就算我告诉你,你们德国人也做不到。”德国人不相信,凭什么德国人做不到?戚发轫说:“我知道你们星期一、星期五绝对不做精密的、重要的工作——星期五就在计划第二天怎么玩了,注意力不集中;星期一呢,心还沉浸在回忆中还没收回来呢!而我们是白天干,晚上干,星期六干,星期天也干,过节过年还干!我们中国人凭什么干得又快又好?就凭这么点精神!”

 

戚发轫认为,正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传承,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期待空间站上更多成果”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迈进空间站时代。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和运营,能够有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目标,有力推动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大幅提高我国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的能力,为中国和世界的科学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太空实验室。

 

戚发轫4.jpg

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对于未来的中国空间站,戚发轫充满期待。他认为中国的空间站规划得很好,很有中国的特色。在希望中国空间站安全、可靠、长期运行的同时,他更期待未来空间站上能有更多的科学成果。

 

“把人送上空间站不是我们的目的。如何利用这个平台,让科学家们在里面有新的发现,取得更多科学上的成果,更好地去探索浩瀚宇宙。这是我所希望的,我想会的。”戚发轫坚定地说。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