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北斗全球组网“收官星”成功发射,30日成功定点,中国人“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自主导航梦想迎来实现的关键节点。
近日,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斗一号总设计师范本尧,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北斗二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慧,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北斗三号卫星副总师张立新、高益军,以及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李洪波应邀走进央视《对话》,全面解析中国北斗。
大咖金句
在中国航天和国际导航史上
北斗有着怎样的地位?
范本尧说,在航天领域,北斗组网代表了现在航天比较先进的水平。北斗三号打成以后,服务全球的导航卫星就建成了。北斗的总体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局部地区以及某些技术方面是属于世界领先的。特别是它除了有导航功能,还有短报文功能,其他导航卫星是没有的,是我们首次建立起来的。
北斗在中国航天体系里的贡献,谢军认为有几点很值得总结。
第一是以范本尧为代表的北斗一号研制团队基于三轴稳定平台开展研制,这种技术对中国航天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个平台技术应该说北斗在这里作出了里程碑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是这么大的星座,而且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首次采用的混合星座模式,能够管理运行得很好,在航天技术上也是标志性的进步。
第三是通过北斗系统的建设,特别是空间段卫星和地面系统的设计,把一些关键的产品全面的实现了国产化、自主可控。
李洪波介绍,在国际上,北斗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改变了大家对于卫星导航系统的态度和看法。所以,统观历史,北斗是卫星导航系统多级格局的缔造者。不管是国际上的竞争者还是合作者,北斗的成功给大家带来了信心。
造北斗有多难?
为什么航天人这么“较真”?
谢军介绍,作为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始终是涉及到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基础设施。北斗系统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主可控,突破了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实现了国产化。
迟军介绍,虽然国产化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早已开始部署,但是这些产品和技术如果不经过在轨验证是很难让人放心的,因此北斗工程安排在2015年起发射五颗试验星。虽然是试验星,但也不能失败,因为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大家为了保证任务按时实施,即便在春节期间也主动坚守在岗位上,大家奋战的场景令人难忘。
高益军在现场展示了卫星上使用的10牛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要求工作次数达到75万次,工作时燃烧室温度达到摄氏2700度,寿命要达到15年。小小的发动机,展示了航天人及合作伙伴在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实现的一系列突破。
张立新在现场展示了卫星的高精度铷钟。高精度原子钟产生整个卫星的脉动,产生时频基准,传递到其他卫星、地面站乃至用户手里的终端,堪称卫星导航功能的“心脏”。二十年前,我国还没有自己的铷钟。国内组织了三个团队攻关,最终攻克了原子钟难题。如今,北斗全球组网星已用上了新一代国产原子钟。
杨慧介绍,在国产化的征程中,还有一个很难攻克的产品,就是卫星使用的陀螺,这是一直被“禁运”的产品。在研制北斗二号卫星的时候,国产陀螺的寿命仅有三个月,但任务要求陀螺必须连续工作八年。为了达到任务要求,北斗团队不仅联合国内合作伙伴进一步突破陀螺寿命难题,更重要的则是在系统上设计多种应对模式,确保卫星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卫星在轨运行的实践证明,他们的方案是正确的。而在坚定的国产化路线中,国产陀螺也很争气,如今设计寿命已达到十几年。
谢军说,在建设北斗系统的时候,航天人一直以国际一流的标准在约束自己,要求自己。在建设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很好的可借鉴的路。
以往人们抬头看北斗星是为了找寻方向,而今天对我们来说其实无须抬头,北斗卫星系统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他正在为我们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着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