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一道火光划破夜空,中国人实现千年航天梦。东方红一号卫星闪耀太空,照亮了中国新时代的征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诞生地,研究院多名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的老专家近日接受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采访,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581”组初建艰辛
1958年5月17日,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满怀豪情地向与会代表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有了毛主席的指示,全国科技界迅速行动起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马上责成中国科学院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加以落实。人造卫星项目被列为1958年第一重要的科研任务,代称为“581”,意思是1958年头号重点科研项目。钱学森受命担任“ 581”组组长,副组长是赵九章、卫一清。
胡其正老人今年已经85岁了,他是当年“ 581”组总体组的成员。他亲身经历了整个“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他回忆了“581组”初建时的艰辛:当时,“581”组搞环境试验时,将一个旱厕所改造成了一个振动实验室。
由于当时的国际历史情况,唯一留给中国的道路就是“自力更生”。但当时我国科研条件十分有限,这条白手起家的道路真是举步维艰。
胡其正说:“在最后画卫星方案图的时候,椭圆都画不出来。我们三个人就拿几只手,用笔戳在那,栓根绳,按椭圆的基本定义,描出一个大的椭圆。最后画成,向国家汇报。”
“651计划”推进
1965年8月,周恩来在中央专门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批准了《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并把之前的“581计划”更名为“651计划”,意思是1965年的头号重点科研项目。七年过去了,人造卫星项目依然是国家最重视的头号重点科研项目。周恩来强调,只要是“651"需要的,全国的人、财、物,不管是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的,一律放行,全面绿灯。
1965年10月20日,全国最顶尖的科学家齐聚北京友谊宾馆,开始了一场漫长的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史称“651会议”。胡其正回忆起“651会议”过程,这个会经过了非常认真的讨论,白天讨论,晚上计算,有的时候还要把有关同志叫来一起再来论证。如果说前面几年是作为运动员热身,那么从这个时候起就起跑了。
会议经过长达42天的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基本方案。要求总结起来极为简短,短到只有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
“上得去”指的是火箭发射成功,并把卫星送入既定轨道;“抓得住”指的是地面观测站能够对卫星进行实施跟踪测量,并将测得的数据和信息及时反馈给指挥中心;“听得见”是指卫星在太空播放的《东方红》乐曲能让地面上所有收音机都能接受的到;“看得见”是指卫星必须在地面上肉眼可见。
这张照片就是“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奏出音乐的装置——乐音盒。为了把它做出来科学家专门到北京火车站聆听钟楼的报时声,又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乐器店,最后决定把北京火车站钟声的节奏和铝板琴的琴声合二为一,做出了这个电子乐音盒。但这个装置奏出的《东方红》严重跑调。于是科学家专门去上海国光口琴厂,找老师傅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
虽然当时全国的人、财、物都对“651”项目全部开绿灯。但由于时代所限,当时科研人员的科研条件还是十分艰苦的。卫星上天需要大量的计算,而这些计算都是靠人工一点一点算出来的。当时比较先进的计算设备是自动计算器,更多的是半自动手摇计算器,任务急的时候连算盘都用上了。
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的孙家栋表示,那时候还靠手摇计算机。计算室里一帮年轻的小女孩子,几个月几个月在那哗哗哗的算。
我院专家、时任七机部某研究院卫星轨道组组长李颐黎表示,算一条轨道,算了整整一年。三班倒,每个人算8小时就下班。必须两个人对着算,因为很有可能算错。要保证质量,所以算一条轨道要一年的时间。
胡其正表示,我曾经算过一个题,算了两个礼拜,不敢在办公室算,拿到楼梯间算,因为怕太吵人,在办公室受不了,计算条件非常困难。
珍贵档案
研究院为《档案》栏目提供了两份珍贵档案。第一张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结构图。这张图不仅展示了卫星的外形。内部结构也标注的很清楚。第二张是当时国防部国防科技委员会下达的“最高指示”。内容就是标题这句话:请落实“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时间是1968年2月12日。标题上边的这一行字:要“抓紧”。就是说,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对“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重视。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背后
1970年4月24日,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当指挥所的高音喇叭里传出“特大喜讯”:“星箭分离!卫星入轨!”发射场上顿时沸腾起来,将军与战士,专家与工人,个个热泪盈眶,相互握手拥抱。欢呼声、祝贺声、口号声、声声响成一片,把一向清冷的戈壁吵了个热火朝天!
孙家栋感动地说:“那个激动的心情确实没办法说,你可以想象那个时候中国的条件,能把第一颗卫星在那个年代弄到天上去。确实是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真是感觉扬眉吐气。”
东方红一号卫星不仅成功上天,发回了遥测数据和乐音,而且达到了二等星三等星的亮度。人类的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得到。全国人民都用广播接收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奏响的《东方红》乐曲。卫星的预定工作时间20天,实际工作时间28天。
东方红卫星重173公斤,比前四个国家发射第一颗卫星重量之和还要重。卫星入轨在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轨道上,比美苏发射卫星的轨道都要高,并且一直到今天它还在轨道飞行。
东方红一号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意义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打破了西方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树立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东方红一号”卫星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当时预定的任务,而且为中国航天事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胡其正指出:第一,在技术上,为后续的发展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摸索出了一套卫星研制的工艺流程。第三,培养锻炼了一批航天队伍,这个队伍可能比起“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更重要。
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的纪念日——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说: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这次大会上,首次将“两弹一星”精神总结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如今,对航天传统精神有了新的概括和提炼,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50年过去了,每一代人都对航天精神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都赋予了其时代意义。这一切都是对那一代科学家最深情的肯定!
那些当年参与过“东方红一号”研制的科学家们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是耄耋老人。但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
钱学森参与了整个“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而他在这个过程中所总结和撰写的《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为我国的工程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孙家栋是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之一,他后来一共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孙家栋“共和国勋章”。
“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他后来又主持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研制,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还成为了神舟飞船的总设计师。
整整五十年过去了,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了中国人心目中天空最亮的那颗星。它照亮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也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如今,它的后代们继续在太空飞翔,给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