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赵小津接受《大公报》《香港文汇报》专访,讲述航天事业与香港的不解之缘

时间:2021年06月22日 信息来源:《大公报》《香港文汇报》 点击:3951 字体:

6月22日下午,负责多个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科学家团队抵达香港,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科学家们将赴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和6所中学举办讲座,并将参加6月26日举办的“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入港揭幕仪式。

 

《大公报》和《香港文汇报》整版刊登了专访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副院长赵小津的文章,讲述了航天事业与香港的不解之缘,以及开展航天合作中的动人故事。

 

赵小津1.jpg


赵小津2.jpg


天和一站定苍穹、天舟一帆济星海、神舟一骑掌天宫……在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天和核心舱迎来首批航天员之际,航天科学家团队赴香港展开交流活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副院长赵小津在北京接受香港文汇报独家专访。他表示,两地航天合作有着广阔空间,随着空间站、嫦娥六号、嫦娥七号任务进一步开展,以及后续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火星取样返回任务等航天重大工程的启动,香港科学家将能够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合作中来。

 

在中国航天的各个系统中,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是最先与香港合作,也是合作项目最多的机构之一。赵小津表示,航天工程规模大、挑战多,涉及许多学科,必须大力协同才能开展。依托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中国航天汇聚全国最优势的力量、最宝贵的资源,一起攻坚克难。中国航天一贯坚持开放融合、合作共赢等原则,这些也是航天精神的内涵与要求。香港地区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智力禀赋,能够为中国航天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赵小津3.png

 

力赞港科研氛围与实力

 

“实践证明,与香港开展航天合作能够产生显著的成效。”赵小津表示,两地航天合作,可以促进共同发展。例如,五院与香港理工大学通过加强在地外天体地形分析、空间精密机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不但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平台,打造了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平台,而且进一步促进了香港在科技方面融入内地,与内地共同发展。

 

赵小津高度评价香港的科研氛围与实力。他表示,香港科学家参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有着明显的优势。香港拥有不少全球排名非常靠前的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其科研人员科学技术强、创新热情高,在教育、基础研发、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该校秉承“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校训,致力于富有影响、造福世界的研究,在多个学科范畴领先全球,尤其是为全球多个航天工程研发太空仪器,在亚洲和世界的大学排名中十分靠前,具有极强的研究实力。

 

钦佩港科学家敬业作风

 

“我认为,香港科学家专业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具有追逐梦想、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全力以赴的敬业作风,令人钦佩。可以说,香港地区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对我们而言是十分优秀、令人信任的合作伙伴。”赵小津说。

 

他特别提到,五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容启亮教授团队、吴波教授团队的合作,在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中承担了重要工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两地航天合作的深厚基础上,香港科学家有望继续深入参与国家航天工程。例如,五院与容启亮教授团队联合研制的探月三期表取采样机械臂采样器、近摄相机和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将在嫦娥六号上执行相应的任务。

 

三代航天人  将访港校园

 

赵小津介绍,此次前往香港开展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活动,五院组织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专业丰富、特点鲜明的团队,既有见证航天事业峥嵘发展历程的老院士,也有正在担当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项目的领军人才,还有航天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特别是与香港有过合作,在香港有留学经历的青年代表。实际上,他们也是中国三代航天人的代表,他们讲述的航天成就、航天故事和航天精神,能够让香港同胞感受到更全面的航天风貌。

 

“88岁的戚发轫院士,是五院的第八任院长,这次主动提出参加赴港交流,他希望多跟香港学生交流,向香港青年学子们讲述真正的中国航天,为两地航天合作作出更多贡献。”赵小津说,航天专家们希望能够向港人讲述航天精神,促进两地合作,非常重视这次活动。

 

两地合作无间  理大团队获赞

 

在专访中,赵小津谈到两地航天合作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他提及,香港理工大学的容启亮教授团队,与五院联合研制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着陆器相机指向机构的轻小型相机云台,嫦娥五号表取采样机械臂采样器、近摄相机和表取初级封装装置以及天问一号落火监视相机,都是按时保质完成交付,在轨获得很好的表现。

 

 “以天问一号的落火监视相机为例,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要完成研制交付,难度非常大。容教授每天都要及时协调解决各类技术问题。为确保相机生产、加工、测试各个环节不出纰漏,容教授团队曾凌晨五点抵达零下十几度的兰州、长春,来不及休息就立即进入实验室跟进试验进度,有时甚至一天内往返北京和香港。试验最紧张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赵小津说。

 

他指出,香港理工大学的吴波教授团队,协助五院开展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着陆区地形地貌分析,为着陆区选择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天问一号任务中,吴波教授团队专门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地貌特征识别方法”,能够从高分辨率图像上,自动识别对着陆安全可能造成风险的撞击坑、石块、火山锥等地貌特征。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该成果对着陆区域进行三维地形建模,提取和分析了200多万个石块,60多万个撞击坑和大量的其它地貌特征,为最终着陆区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爱国 创新:航天精神不变内核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赵小津,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提出《向香港地区大力宣讲航天精神》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建议指出,希望组建专题宣讲队伍,重点对香港地区大力宣讲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航天取得的重大成就,讲述成就背后的感人故事和蕴藏的航天精神,以此感染民众、引起共鸣,激发国家意识、民族认同和爱国热情。

 

赵小津表示,从航天事业初创和“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传承下来的“两弹一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航天精神;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再到自主创新、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航天精神正是中国航天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成功密码和赓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当年在研制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时候,科研条件非常艰苦。有时候我们科研人员甚至是用萝卜削成零件的样子进行实验的,削完的萝卜还要拿去炒菜做饭。”赵小津回忆起当年的航天感慨万千。当年钱学森、杨嘉墀等“两弹一星”元勋,在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投身航天事业。改革开放之后,现任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放弃外企开出的高额薪资,“我要留下来给国家做点事”的信念让他坚守至今。现任载人飞船系统副总师胡军,出国的月薪能有2000美金,而留下来的收入500元人民币,他选择坚守,因为“就是想做一番事业,将个人想法跟国家相结合”。

 

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怀揣一腔报国热情,献身航天事业。赵小津说,五院35岁以下年轻人占总人数的50%,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很多年轻人将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航天。“我曾经问他们苦不苦,他们却说:非常享受这种圆梦的感觉。”

 

赵小津表示,老一辈航天人是“回来”的选择,改革开放时期的航天人是“留下来”的坚守,诠释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而新时代航天人,则是用“逐梦”的情怀,将个人梦想融入航天梦、中国梦,为航天人的爱国注入了新时代内涵。

 

“爱国、创新是航天精神不变的内核。”赵小津说,爱国是航天精神的底色,航天人都有一种为国争光的家国情怀。正是这种情怀,让航天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能够信念坚定,将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面临挑战的时候能够迎难而上,将个人荣辱和民族振兴紧密连接在一起。创新是航天精神的动力,是航天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勇气和魄力,在创新的指引下,中国航天人不断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把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