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创世界纪录!中国航天和中国航天人永远值得期待

时间:2022年11月13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077 字体:

今天下午15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天舟五号,拿到了新鲜的“家乡货”。超快的“签收”速度,令网友纷纷惊呼,“闪送到了太空,厉害了我的国”!

 

就在昨天,天舟五号成功发射后仅用2小时,就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快速准确,堪称完美,中国航天首次实现了两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创1.png


一整天,媒体密集报道、舆论广泛关注,人们无不为中国航天取得的新成就感到欢欣鼓舞。

 

一时间,“V!5!”“世界纪录!”刷遍了五院人的朋友圈,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成功后,我们在天舟五号的诞生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进行了海采,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回答。有些话令人振奋,有些话让人感动,有些话引人深思……

 

说两小时就是两小时!

一约既定,星河无阻!

 

“一约既定,星河无阻!”这是天舟团队常说的一句话。2011年以来,他们艰苦攻关,终于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成功放飞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这也是当时我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随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并按计划开展过程复杂的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中国航天实现首次“太空加油”,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的国家。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指出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

 

创2.jpg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交会对接

 

在天舟一号这个首发型号上,天舟团队就不止步于“保发射成功”,而是积极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新手段,让飞船的指标性能居世界领先地位。他们还利用天舟一号成功在轨释放了一颗立方星,并专门安排了中国航天首次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在轨试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近地快速交会对接的国家。

 

2021年起,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天舟四号相继发射入轨执行使命,为空间站建造与各项试验任务的开展,为航天员在轨工作与生活,提供了强大的物资保证。每一次任务中,天舟团队都会面向国旗郑重宣誓,并将誓言转化为“使命必达”的行动,坚决说到做到,绝无半点含糊。

 

打破世界纪录,离不开长征七号火箭发射的超高入轨精度。来自一院的长七研制团队对火箭进行了持续优化升级,不断提升综合性能,全箭以优异的性能完成使命。

 

此次天舟五号再次成功,而且是以前所未有的“快”取得成功,让天舟团队无比振奋、无比自信——

 

“天舟新征程,一帆济星海!”

“我们的‘老五’长大了!争气了!”

“特别感谢一院‘老大哥’的精准投送,长征七号火箭非常给力,这就是航天一盘棋的力量!”

“这一路怎么走过来的?哎呀,干就完了!”

“为了祖国,再难也不怕,再苦也值得!”

“面对国旗许下了诺言,是没有任何借口不去实现的!”

“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

……

 

我们不是要创造世界纪录,

而是要创造更多可能。

 

此次世界最快交会对接佳绩的背后,凝聚着几代航天人30多年来的心血。承担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研制任务的五院502所,把握国家需要,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便把目光投向这片空白,围绕交会对接的概念和控制方法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1999年起,研究逐渐进入可行性论证阶段。技术负责人解永春曾经说:“难点不是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根本提不出问题。”他们在国际上开会提出的问题,甚至被外方专家认为“太幼稚”……

 

再苦再难,吓不退中国航天人!凭着一股顽强的劲头,他们埋头苦干、艰苦攻关,终于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这两个重达数吨、在轨高速运行的航天器紧紧对接在一起。“天”“神”相拥、太空“初吻”,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苏联就成功实施了航天器在轨交会对接。我国虽然起步晚,但坚持自主创新、顽强攻关,一举突破了这一关键技术。2012年,在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中,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进入新时代,队伍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手研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针对空间站工程批产化的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等任务,设计了全相位自主交会对接方案,利用天舟、神舟进行多次在轨验证,取得了从44小时到6.5小时,再到今天约2小时的巨大跨越。同时,依靠他们扎实的工作,天和、问天、梦天“快、准、稳”地对接在一起,完美支撑中国空间站形成“T”字基本构型。

 

创3.gif

▲天舟五号首次实现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不过,2小时交会对接并不是天舟五号的新功能。而且,2小时交会对接也只是飞船交会对接GNC系统的一个选项,根据火箭入轨的情况,飞船的GNC系统还可以自主选择不同时长的交会对接模式。其中,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基本是最快速的模式,此外还可以选择3小时、5小时和6.5小时方案等。也就是说,中国航天早已具备了创造该世界纪录的能力,但中国航天是务实的,不攀不比不争不抢不冒进,不会为了创造而“创造”。一直以来,五院人始终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稳中求进,在创新突破中稳步推动技术更加成熟、更好满足发展需要。所以,这次的世界最快,只是这种作风的又一客观呈现,是水到渠成,是我国的自主定轨技术精度更高,姿态轨道控制精度更高,综合制导技术水平更高基础上的瓜熟蒂落。

 

GNC队伍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虽然在对接成功时,他们都非常地激动,有的同志眼睛里甚至噙满了泪花;但很快,他们就平复了心情,继续专注地推进后续工作。他们说——

 

“成功不是自然而然来的,而是创新出来的、干出来的。”

“干了这么多年,创造了纪录,虽然高兴,更得冷静。”

“航天一盘棋,这是大家共同的荣耀。”

“接到同学电话说,你们航天人‘真能藏事’。我笑着说,不然呢?”

“2个小时不是终点,前面的路还很远呢!”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下一次也还是第一次,不能骄傲。”

……

 

这个成果

属于中国,属于世界。

 

我国在研制早期的交会对接机构时,将硬件规格对标俄罗斯APAS-89,理论上具备和空间站和谐号与宁静号节点舱上APAS-95接口进行对接的能力。虽然我国始终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任务之外,不可能与国际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但我国始终致力于加强国际航天合作、推动人类和平利用太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我国在建造空间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对接口的兼容性,在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自立自强、体现中国特色的同时,也做到统筹兼顾,为全人类打造始终开放的平台。后续,国外的航天器或实验载荷只要根据中国的交会对接以及载荷装载等接入标准来设计接口装置,确保航天器安全性满足要求,就可以与中国空间站进行合作。此次打破快速交会对接的世界记录,不仅为中国航天开辟了更多可能,也为国际航天合作开辟了更多可能。

 

谈到这次任务的重大影响,许多同志更是有话要说——

 

“干航天,让人更自信,能为国争光真幸福!”

“人民期待着我们,世界关注着我们。”

“很多国际媒体都在关注这次任务,我想,吸引他们的不仅是成功,还有未来。”

“这不仅是给世界的新记录,更是给人类的新贡献。”

“这是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案例?”

“仰望星空的人,更应胸怀天下。”

……

 

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

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逐梦太空。在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不懈奋斗中,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站在新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我们正在以新的伟大奋斗开启新的征程。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过3周,天舟五号就创造了交会对接最快的世界纪录,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开了一个好头。眺望前方,无论是推进空间站任务,还是更好地履行“航天强国建设引领者、空间事业发展领导者”战略定位,五院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任务要完成,还有许多目标要实现。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是此刻五院人共同的心声。对于未来,大家信心百倍、豪情满怀——

 

“习近平总书记说: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我们的奋斗就是最好的证明。”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

“我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奋发的精神,逐梦太空、筑梦未来!”

“得好好干,干得越好,五院发展得就越好,不仅对国家更好,咱的生活也会更好。”

“我才来航天不久,就见证了这样的成就。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作为一名五院青年,我要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建设航天强国而努力奋斗,让青春无悔,让人生无悔!”

……

 

海采结束时,有一股热流在我们的胸中涌动,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想说——

 

“五院人的身上,有一种顶天立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强大精神,有一股震天撼地、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英雄气概,有一份战天斗地、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奋斗豪情。在这样的一支队伍面前,没有不能攻克的难关,没有不能拿下的胜利,没有不能实现的梦想!”

 

五院和五院人,永远值得信任。

 

中国航天与中国航天人,永远值得期待。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