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实干最美|王奕荣:择一事,终一生,用匠心守护星船冷暖

时间:2023年01月1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731 字体:

编者按:记录最美的实干英姿,聆听铿锵的奋斗足音。本期实干最美讲述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真空热试验测控专家、航天器AIT技术主任工程师王奕荣扎根真空热试验一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故事。


他不善言辞,但在讨论真空热试验测控问题时,他立刻转变成一个滔滔不绝的辩手,追根溯源,指出存在的每一处漏洞。

 

他不慕名利,但在开展测控领域技术攻关时,他立刻转变成一个舍我其谁的战士,勇往直前,每完成一次攻关自己都开心得不能自已。

 

他不畏挑战,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时,他立刻转变成一个统揽全局的指挥官,庖丁解牛,从复杂的问题中一一拆解出最终答案。

 

他就是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真空热试验测控专家、航天器AIT技术主任工程师王奕荣。

 

自1985年大学毕业后,王奕荣一辈子扎根真空热试验一线,一生从事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测控工作,这一干就是37年。他是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测控专业巨大变迁的见证者,更是测控专业技术能力持续提升的推动者。


初出茅庐展风采,扎根航天守初心

 

入职伊始,王奕荣迅速承担起了设备维护维修、硬件调试、线路连接、程序配置、导通绝缘、热响应与自响应检查、试验值班、数据处理等工作。上世纪80年代,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测控方式与现在的自动化控制方式相去甚远。当时使用的电源不够稳定,并且每一路分区的加电控制都需要到现场手动调节。数采设备采集的数据没有实时展示能力,需要每隔一小时手动记录并发布到现场的公告栏上。试验使用冰水混合物作为温度参考点,要时刻关注参考点的状态并及时放水加冰。在辛苦的测控值班过程中,王奕荣不断向老专家、老师傅们学习和了解测控知识原理,像一棵茁壮生长的树苗,打牢基础向下扎根,汲取知识向上生长,持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并很快成为了真空热试验测控技术方面的骨干。面对繁重的工作,王奕荣却总能沉浸下来并乐在其中,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水平。

 

秉持的这份热爱,让他在一线一干就是37年。1964年出生的他在临近退休的年龄,还承担着嫦娥七号某型产品高真空大热流冲击试验、某型产品多工况安全考核试验等多个试验指挥工作。此外,面对试验任务高峰,或者测控难度较大的任务,他依然奋斗在测控一线,与年轻同志共同开展24小时试验值班工作。今年,他已经先后参与了嫦娥六号钻采机械臂热真空试验、某型同位素电源热真空试验等任务值班工作。以身作则的他像一面熠熠生辉的旗帜,为年轻同志指引了方向。

刻苦攻关提能力,网络互联筑体系

  

随着国家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载人航天工程以及多个专项任务的立项实施,真空热试验测控领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1996年,热试验领域引入了具备远程精确控制的设备,使得试验中瞬变热流的模拟和自动控温成为可能,他与团队在资源一号热控星热平衡试验中首次建立了试验测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王奕荣对这些高精度、高可靠、智能化的设备倍加珍惜,同时由于真空热试验任务量不断增加,真空热试验测控工作强度持续加剧,他在心里默默设定了一个宏大而又充满挑战的目标:搭建一套更加自动、更加智能的热试验通用测控系统。

 

实现目标的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唯有勇者,方能披荆斩棘,负重前行。王奕荣与团队日复一日地开展漫长的技术攻关,参考点不利于自动控温,那就利用新型参考点,并将参考点内温度不均匀度控制在0.1摄氏度以内;数百台程控电源同时工作,造成驱动周期超过1分钟,那就编制多线程并行驱动方法,将多回路控制周期提升到6秒以内;控温需求多样,算法耦合后风险高,那就明确边界,建立开环、闭环等7种独立控制模式;各类硬件设备均存在不同的故障风险,那就建全风险库,制定全面的报警监测机制和应急处理响应机制……困难比想象中更多,但王奕荣的好办法总比困难更多。

 

实干1.jpg

▲王奕荣在工作

 

那几年,他自己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既要开展方案编制并参与试验值班,又要加班加点开展技术攻关。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在当时都是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王奕荣的意志比骨头还硬,历时数年,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终于搭建出了总环部第一套基于试验测控局域网的通用热试验测控系统。在历经了多轮改进和完善之后,系统一直沿用至今,已累计完成数百颗整星级试验、上万次部组件级试验的考核和验证。一次次试验测控任务的顺利完成,都是给予他和团队无声的喝彩。

深耕技术再钻研,高温试验谱新篇

 

深空探测等任务的立项,对真空热试验提出了高温、高热流模拟的新需求。新的任务需求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传统的温度与热流模拟方式、测控模式等均无法满足试验要求。面对困难,王奕荣再次主动请缨,担负起了开拓新的热试验技术领域的重任。

 

实干2.jpg

▲王奕荣在总环部怀柔工作区进行某型号高温隔热材料热流加载试验

 

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不仅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再摸索、再学习、再钻研。针对高温高热流模拟需求,他提出了利用多层石墨加热阵列、模块化大功率水冷红外灯阵等装置,将热流模拟从千瓦每平方米提升至兆瓦每平方米;针对同一试验不同温度梯度下的测量需求,他重新设计软硬件架构并摸索安装工艺,满足了从几摄氏度到上千摄氏度不同温度区间的精确测温要求;针对热流和温度曲线动态模拟的需求,他首次设计了新的快速控温机制,实现了跟踪偏差小于2%的高精度瞬态控制。他从大处入手,多线出击打攻坚战;再从细节抓起,精益求精打歼灭战,最终实现了高温试验领域的全面突破。

 

从开展高温试验技术探索到全面建成试验体系,王奕荣在这个领域埋头苦干了10余年。面对这个崭新的领域,他在内心深处时刻提醒自己“觉得可以了的时候再深挖一锹,一定不能差不多,一定做到不能差。”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他通过技术攻关支撑试验任务,又通过试验验证迭代开展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在圆满完成了以嫦娥系列飞行器、火星探测器等五院内试验任务的同时,他还参与完成了再入热环境专项试验等多项五院外、集团外的任务。在他的引领下,总环部已经开辟出了空天一体化高温热试验的新业务增长点,每年累计创收达上千万元。


匠心匠艺铸匠魂,倾囊相授育新人


王奕荣被称为总环部真空热试验测控领域的压舱石,大家在遇到问题一筹莫展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他。从刚刚入职的新人到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只要你有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倾囊相授。他还将自己经验撰写成了多个课件,从入门讲解到底层架构原理分析,以适用于不同能力层次的人员培训。

 

实干3.jpg

▲王奕荣在为职业技能竞赛进行理论授课

 

2021年,鉴于商业卫星AIT中心的多名新员工加入热试验测控岗位,技术能力和经验亟待提高,此时领导再次找到接近退休年龄的王奕荣:“能不能从航天城转到怀柔工作,加速新员工的成长?” “我愿意!”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如既往的担当作为。

 

王奕荣与3名新加入热试验测控岗位的员工结成了对子。试验时,站在他们的身后,现场教学,指正改进;试验之余,组织大家交流经验并依托自己的课件进行细致讲解,持续提升。自从来到怀柔后,他每周周一来,周五回,仅仅一年的时间,3名新员工均已成长为试验测控指挥。他常说:“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每个人都强大了,团队才能强大。”一年多来,他不仅仅传授给大家知识和经验,更是用追求卓越的匠心匠魂和无私奉献的航天情怀感染着新人。

 

实干4.png

▲王奕荣在试验现场指导徒弟


他总是谦虚地说:“我这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试验测控。” 择一事,终一生,他用匠心守护了星船冷暖,他用行动诠释了伟大的航天精神。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0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