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央视聚焦五院“上天入地”新技术

时间:2023年03月25日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直播间》 点击:8779 字体:

近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集中报道了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的地下空间探测机器人和航天器回收技术,展现了新时代五院航天创新技术的突破进展。

 

地下空间探测机器人亮相

将助力载人登月前期科考

 

央视记者报道了五院502所研制的一款专门深入地下的探测机器人,未来,它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探究月球、火星的地下空间。

 

通常我们所说的机器人都需要人的操控来完成各种工作,而这台机器人则是通过“自主操控”和“智能学习”技术,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


技术1.png

 

五院杭州中心人工智能分中心副主任胡海东介绍道:“四足机器人头部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和相机,就相当于人的眼睛。内部装有一些感知计算单元,就相当于人的大脑一样,一块是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主要用于对相机的图片进行分析,来引导机器狗进行探查。我们也把人工智能的强化学习方式算法应用在里面,让它在不断移动当中能去学习一个更好的步态、行动方式,让它不断进化。”

 

借助智能学习与自主判断的优势,这台机器人可以在幽暗密闭环境下轻松适应陡坡、楼梯等危险地形,并具备全自主的导航规划、灵巧操作能力。机器人平台负载能力不小于30kg,可安装6自由度的机械臂和光学载舱,更好地完成地下隧道巡检维修、探测救援、月球及火星的熔岩洞探测采样等工作。

 

据介绍,机器狗在登陆月球表面之后,可对月球表面洞穴进行探查,为将来我国航天员长期在月面工作提供前期的科考。

 

航天器回收技术取得新进展

助力降低火箭发射成本

 

五院508所研制的用于运载火箭助推器和整流罩回收的系统进入研制末期,我国航天器回收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这套系统采用的是大型翼伞回收方式,由降落伞、程序控制和遥测遥控等多个子系统组成,主要对火箭发射中可以重复使用的助推器与整流罩等分离体进行落区控制和回收。

 

技术2.png


五院508所副总工滕海山介绍,该系统通过滑翔控制技术,将原本30~90公里的着陆范围,缩小到比较小的指定范围,并在着陆区配合着陆床和缓冲技术,可实现无损回收,进而达到可重复使用的目标。

 

我国运载火箭近两年的年发射次数均超过50次,如果用上火箭分离体回收系统,每年可节约十几亿元人民币的发射成本。成本的降低可以让火箭的发射价格更低,带来更好的经济性。目前,该技术已实现火箭助推器落区控制带伞着陆,进入试验验证阶段的尾声。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