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最美的实干英姿,聆听铿锵的奋斗足音。为了鼓舞动员全院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我们将目光集聚于身边的埋头苦干者、负重攻坚者、独当一面者、连续作战者,学习他们质朴、务实、较真、主动的优良作风。
本期“实干最美”讲述五院529厂高级技师、表贴生产单元负责人王君扎根科研生产最前线,钻研技术难题,改进生产流程,为航天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的故事。
在五院529厂电子装联中心,有这样一位技术精湛、手艺高超的“电源焊接能手”,她叫王君,是宇航电子产品生产线表贴生产单元负责人。参加工作以来,王君一直扎根于科研生产的最前线,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啃最硬的骨头 挑最重的担子
表面贴装是电子单机生产的第一大步,主要工作是将表贴元器件贴装到印制板上,随后通过回流焊炉进行焊接。贴装元器件大小各异,温度要求不同,需要一次全部焊接在一起。
在工作中,王君遇到过各种产品,每件产品都要仔细研究,与技术人员一起确定工艺参数,确保万无一失。“每个用户印制板不尽相同,有些要在很小的空间内布满成百上千个元器件,有些印制板的散热量大,要严格控制温度,若有失误就前功尽弃。”王君说。
刚开始接到一些复杂任务时,整个表贴组也没有太多生产经验,从器件准备、产品生产到自检,全是王君摸索着干的。“办法都是人想的,虽然活不好干,但只要多总结,多思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以后就能多接这种活,能力也就有了更大的进步。”此外,王君还通过不断总结,编写了13篇作业指导书,为后来者趟平了道路,让其他操作人员接到任务就能干。
在表贴生产线上,封装库是进行自动化表贴生产的“传家宝”,贴片机通过封装库识别器件种类、标识和极性,做到自动化贴装。整个表贴组95%的封装库都是王君建立的,特别是许多特殊元器件的封装库。“建立封装库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在早期任务简单的时候并不怎么凸显,有些板子我们用手贴可能还更快更准,但总得有人去做这些事,等到积累的多了,大家也都愿意用机器生产,贴装的效率也越来越高。”王君说。
精研毫微之处 方可成就质量
在电装领域,王君始终坚持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她举例说:“我们有一款器件,它的引脚像展翅高飞的海鸥翅膀,所以被称为鸥翼形引脚。这种器件来料引脚是直的,必须经过成形后才能形成可供焊接的引脚,相较于其他器件,这款器件还有一个位于底面的大焊盘,在焊接时也需要焊上。器件成形的质量会严重影响器件焊接的质量。”
王君与工艺人员一开始成形的时候计算过参数,但实际成形出来却发现中间焊盘的锡膏融化后会把器件顶起来,使得器件的引脚有40%的虚焊,必须进行返修,会带来质量风险。由于成形效果差,王君与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参数调整,第一次调整将返修率降到了15%,但她仍不满意,必须做到一次就过。王君和技术人员继续进行成形参数的调整和测试,最终达到了一次焊接合格,提高了装联质量和效率。
焊点质量是电装生产的生命线,必须要认真对待。“在生产线上,我们有一句话叫做‘检验的标准高于用户标准,操作的标准高于检验的标准’,只有将目标置于检验之上,才能保证在检验的手里一次成功,才算真正给航天产品的质量保驾护航。”王君说。
技艺传授为表 精神传承为骨
“我们都是老一辈航天人手把手带过来的。”王君回忆起自己刚成为航天人的时候,内心充满着怀念。
王君的师父是陈荣花,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技能大师,她的师姐叫郝春雨,如今也已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师父对于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凡经过我手的产品,每一个焊点,她都要在放大镜下仔细检查。她对我的严格要求,让我获益匪浅。”王君说。
现在,师父陈荣花早已退休,已成为了生产线中坚力量的王君,在工作中也时常将师父曾经的教诲传授给身边的后辈。
“有时候我就像一个大家长,管着表贴工作,每当来任务时,我会把咱们组的人都叫上,让大家对生产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但对于质量,我会慎之又慎,自己确定的会直接给出解决方案,不清楚的会找工艺人员进行讨论。有一次来了个特别急的任务,让我们第二天就把产品做出来,我们几个人一起讨论生产方案,最终在凌晨四点前完成了任务,一次校验合格,成功保住了节点。”谈起现在的工作,她双手紧了紧,仿佛是接过来一根接力棒,紧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