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家园故事|“文”火煨出一片情

时间:2024年11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457 字体:

开栏的话


为推动五院“共同精神家园”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团结带领广大员工坚定信念、改革创新,唯实唯勤、团结奋斗,院官微开设“家园故事”专栏,聚焦身边人、身边事,深度挖掘可信、可感、可学、可比的家园故事,展现五院人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的奋斗身姿。今天讲述五院总体设计部热控老专家文耀普在航天战线奋斗一生的故事。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一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有这么一位在我国航天战线奋斗了一辈子的热控老专家,他用自己的青春作薪,将自己的人生点燃,他就是“文”火煨出一片温情的文耀普老师。


在工作过程中,我从热控前辈口中,听说过文老师的“点点事迹”。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前夕,我有幸在KM1真空罐旁,面对面与文老师进行了长时间的畅谈交流。


他衣着简朴、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侃侃而谈中,文老师用时间沉淀过的最朴素的言语,讲述了以闵桂荣院士为代表的我国老一辈航天热控人白手起家、筚路蓝缕,创建我国空间热控技术体系,连续创造出中国航天史上诸多第一的波澜壮阔的往事。热时思冷,淡处思浓,文老师从国内谈到国际,从现在谈到未来,又从工作谈到生活。整个访谈过程,文老师给人最深的印象:一是知识广博但极为谦逊,二是言行质朴又毫无保留。



入党初心永不忘


在与文老师的交谈中,感觉文老师最珍视的是自己的党员身份,他经常自豪地说自己已经入党超过50年了。文老师的入党初心和他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1960年,文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同时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随着学习的深入,文老师萌生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提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不久之后,文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赴北京顺义接受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在这期间,文老师负责协助贫下中农检查大队公社的账目。查账期间,细心的文老师发现大队公社的一张红薯苗发票的金额填写不规范。


为了弄清这张“有问题”的红薯苗发票,在交通极其不便的情况下,文老师从北京朝阳沙窝大队骑自行车到60公里外的昌平张各庄大队,走访当事人了解前因后果,确认红薯苗金额没有问题之后,让对方补开了发票,又连夜返回大队。1965年5月,在即将要结束农村教育返回学校时,工作队党支部召开了党员大会,讨论班级入党申请人是否符合入党条件,文老师的入党介绍人提起了红薯苗发票这件事情,就是在这次党员大会上,他被一致同意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文老师这种较真的劲头,一直保留到后续的航天器设计工作中。



小火细炖淬译稿


一灯如豆。文老师在灯下奋笔疾书,长时间的伏案工作,难免让他感到疲惫。他抬起头仰望星空,吁出一口气,稍微伸展一下酸麻的手臂,便又埋头沉浸在浩瀚的资料中了……


第一次看到文老师的名字是在一本书上——《航天器热控手册》。此书原文是NASA的《航天器热控手册》,在当时国际热控专业领域有着“红宝书”之称。听同事说,当年,热控室的三十位同事用了一年时间才共同翻译完此书的第一版。而该书的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内容增加了四分之一,而且一部分内容还重新修订过,全书厚达883页,翻译工作量可想而知。


2009年有一段时间,同事们经常见到文老师全神贯注地伏案翻译,直到有一天突然听到文老师说他把第二版的初稿翻译修订完稿了。这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对于年逾古稀的老者而言,这是怎样的工作效率啊!而更令大家吃惊的是,文老师大学期间学习的是俄语,英语是他参加工作后才开始自学的,这部英文巨著对于年近古稀、身形瘦弱的文老师,是一项多么浩繁的工程。


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完成翻译的?我想,一定是他对航天器热控专业一生的挚爱,对中国航天不尽的深情。至今,热控技术研究室仍保留着文老师近1000页饱含心血的翻译初稿,每一页上密密麻麻、工整清晰的修改注解,让人为之动容,也让我们深刻认识了“安静工作”的真正含义。



细火慢煨甘传承


退休前有一段时间,文老师总爱拿着一叠叠泛黄的“破纸片”往返于资料室,他亲自动手,将一篇篇一页页扫描成电子版,打印出来编辑成册,并毫无保留地送给了同事们。这是他多年来收集的国内外热控资料,有些甚至是自己的手抄稿。都快退休了,文老师这是图啥?他啥也不图,就是希望毕生修炼的“秘籍”能传承下去。


在同事们的口口相传中,我对文老师的认识也逐渐丰满起来:文老师领导完成的“卫星热控产品数据表”构成了“热物性数据库”的基础;文老师曾收集了许多“老、旧”的国内外资料,其中一些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纸质材料,甚至是手写稿,他都亲自动手,扫描成电子版,编辑成册;文老师在热管组工作期间,通过大量不断的摸索试验,攻克了热管研制过程中诸多工艺、可靠性以及长寿命相关的难题,为今天完备的热管型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老师就像一簇文火,细弱却坚韧,煨出了热控事业的未来,也煨出了自己“华枝春满,天心地圆”的圆满人生。



“三让”彰显孺子牛


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待人。


在那个物质匮乏、还没有出现商品房的年代,福利分房是大家解决住房的唯一途径。面对仅有的一次机会,文老师看到研究室里那么多年轻人全家老小挤在一个狭小的房子里,觉得自己作为研究室主任应该排在后面,让年轻人先住。大家纷纷劝说,但文老师还是坚持把唯一的一次福利分房让给了年轻人,直到退休也没有再排队分房子,仍旧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研究室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从海外留学深造回来,时任热控室主任的文老师非常高兴,他说:“马上就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了,航天热控事业要加速发展,研究室应该让更有知识、更有闯劲、更有眼界的年轻人把舵。”于是,他主动申请辞去热控室主任的行政职务,把发展机会留给有潜力的年轻人。


还是他,一次次谦虚地称自己不够格,直到退休也不肯参评研究员职称。我想,这样的文老师已经不能用“谦虚”二字来解读了。“只争工作、不争职务,只争重担、不争荣誉”,面对文老师淡泊而丰富的一生,我们有谁能无动于衷呢?


时光荏苒,岁月斑斓。文老师的时间去哪儿了?是在那厚厚的《航天器热控手册》里,是在热管型谱里,是在满头白发中,更是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北斗组网等重大航天工程中热控团队后继者们的身上。

时间可以带走青春,但“文”火煨出的温情和记忆将会永存于心。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4 WWW.C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