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北斗系统将优化星座架构,形成高中低轨混合星座,全面提升时空基准维持精度和自主运行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性能;建设集成高效的一体化地面系统,实现资源弹性调度、数据共享使用、业务连续运行;覆盖地表至深空的各类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不依赖卫星的定位导航授时手段融合的各类用户终端,实现用户多场景、高精度、智能化使用。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团队是我国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中坚力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三十年来,在党中央英明决策、上级机关和工程大总体正确领导下,五院北斗团队牢记强国强军使命,立足国情,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地完成了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50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任务,实现了“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三十载使命传承
强国强军筑梦北斗
三十年前,北斗工程还是一个神秘代号时,航天人已经深知:要投身打造的将是打破国外卫星导航技术垄断的国之重器,是保障与服务国家时空命脉的安全基石。五院北斗团队肩负的既是强国强军的重大使命责任,也是国家与人民沉甸甸的信任。
正是这份责任与信任,让五院北斗人卧薪尝胆,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攻克一道道“难关”。1995年,面对北斗一号卫星是沿用成熟双自旋平台,还是更换三轴稳定全新东三平台时,老一代航天人勇于担当,科学分析、果断决策,使首发失利的东三平台成为后来的主力型号;2007年,面对北斗系统占频保轨的“死节点”,团队夜以继日、只争朝夕,北斗二号试验星不辱使命,赢得了成功;2013年,面对北斗三号更高性能及星载产品100%国产化要求,大家迎难而上、万众一心,突破了新型导航信号、星间链路、国产化器部件等难题,筑牢了北斗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正是这份责任与信任,让这支队伍在1997年面对北斗一号卫星太阳翼外商的轻视与傲慢时,2005年面对北斗二号星载铷钟外商的拖延与敷衍时,敢于挑战,知重负重,毅然选择国产化的道路,挺起中国人的脊梁。五院北斗人深信:中国的北斗卫星必须长出“中国翅膀”,跳动“中国心脏”。
三十载勇毅前行
“北斗铁军”百战成钢
从建立北斗团队的第一天起,五院北斗人就清楚地意识到:“必须以百米速度跑马拉松,才能追赶超越跑在前面的对手”。
排除万难,唯勤唯实,实现了北斗二号卫星三年14星连战连捷,北斗三号卫星两年半30星部署寰宇,提前半年完成工程建设,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速度”,使北斗系统成为组网建设用时最短、效率最高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速度与成功的背后,是勇于创新的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是卫星组批研制模式转型探索的大胆求证,为我国宇航能力全面提升积淀了宝贵的财富。
速度与成功的背后,是五院北斗团队踏过的荆棘与坎坷,是流过的汗水与泪水,磨砺出了一支“思想有凝聚力、管理有创新力、工作有执行力”的“北斗铁军”。
三十载严慎细实
品质铸就北斗璀璨
“质量第一”是中国航天在坎坷与挫折中不断总结和筑牢的重要理念。
忘不了,2009年面对一次突如其来的在轨异常,设计师焦急痛苦,连续三个月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进行归零的过程。忘不了,北斗三号卫星国产化进程的坎坷、新技术新产品反复攻关改进的艰辛。质量的警钟时时告诫每个人:必须严慎细实,才能万无一失,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严控质量关,把“质量零缺陷”的质量意识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风险意识深植于每一个北斗人心中。这正是北斗系统连战连捷的成功密码。
三十载初心不改
追求卓越逐梦新时代
伟大的事业孕育出“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成就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北斗事业。
下一代北斗建设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召唤。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未来我国将在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着力建设“精准可信、随遇接入、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的下一代北斗系统。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至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届时,将为全球用户提供覆盖地面开阔空间及近地空间的米级至分米级实时高精度、高完好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
在下一个十年里,在建设“更加融合、更加泛在、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PNT体系的征途中,五院北斗团队将初心不改,全面贯彻“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国家队的“主力军”、“顶梁柱”作用,以北斗为帆,扬帆起航,继续书写北斗逐梦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