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是第26个“世界计量日”,今年计量日的主题为“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作为五院专业计量测试研究所,五院514所积极顺应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航天强国建设需求,立足“技术所、专业所、产品所、服务所”定位,聚焦“何以五院、承载五院、未来五院”,不断推进计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国计民生。
计量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514所坚决履行强国强军使命,为宇航型号和商业航天提供全流程计量保障服务,为国防装备提供量值传递服务,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北斗导航等重大工程和科学试验提供计量保障和技术支撑,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计量智慧和力量。
计量是建设质量强国的技术支撑。514所加强计量检测能力建设,目前拥有校准能力491项,覆盖电磁学、无线电、时间频率、几何量、力学、热学、声学和化学等专业领域;拥有检测能力199项,覆盖卫星和通信应用产品、电气安全、电磁兼容、纺织、通用机械与设备、环境试验等专业领域,助力质量整体水平提升。当前,正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开展高端电学测试仪器的产业化攻关,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计量是支撑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514所积极促进计量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计量测试能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计量技术基石。
514所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以及前瞻性的计量需求,提升计量整体服务水平,将计量融入到产品设计、试验、生产、使用、维护等全过程,以及产业上下游全链条,同时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测试仪器品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
在北斗导航产品领域,514所检验检测能力覆盖各类基础产品、终端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等全产业链产品,牵头制定多项国家、民用北斗测试及北斗行业标准,推动导航、定位检测服务交通、船舶、电力、新能源等领域,为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提供支撑。在真空领域,持续推进真空检测技术研究,材料放气率检测、泵阀检测在国内知名度不断提升,为国产大飞机C919和高铁领域进行检测。在静电防护领域,建设静电防护管理体系与智能化静电防护系统,为知名静电防护产品生产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协助企业开展产品质量提升与工艺改进,组织召开静电防护与标准化国际会议,积极推动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高质量发展。
514所积极发展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发挥计量守护“大民生”作用。扎实推动宇航型号电信号精密测量、温度测试、高温热防护等技术成果民用,研制的黑匣子炉温测试仪在国产大飞机C919、特钢、汽车、化工等行业得到应用,为我国热处理设备工艺改进、国际贸易开拓及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撑;研发的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入选北京市非接触式红外测温设备推荐使用产品目录。
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方面,514所也积极发挥作用。在云南玉溪智慧城市综合管廊智能控制系统项目中,承担建设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推动作业和园区管理从传统的“人防”、“人管”模式升级为“技防”、“智防”模式。在服务智慧公交建设方面,助力实现公交车的智能调度、自动驾驶、速度控制,提升智能引导和安全预警能力,让智慧公交更加安全高效,为公交数智化转型、推动“城市公交综合智慧系统”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514所不仅发挥计量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同时加强自身技术创新,瞄准科技自立自强,推进核心技术重塑,在电学计量、空间计量、量子计量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514所积极打造空间计量技术策源地,牵头成立全国空间计量技术委员会,获批建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空间计量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科创中国”空间测量技术创新基地,打造空间计量技术产学研协作平台,以空间计量技术保障国家航天重大工程成功、支撑商业航天发展、构建计量战略体系,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当前,国际单位制正经历量子化变革,514所积极开展量子计量前沿理论和技术研究,获批建立量子化霍尔电阻国家副基准装置,是国家基准唯一量子备份,建立了新一代国家计量基准,有效解决仪器仪表、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对精密电阻的高准确度测量需求,破解量值源头“卡脖子”难题,为科技创新、重大工程等领域提供坚实的计量基础保障。
电学计量是514所的核心技术,建所40年来,该所持续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共用性、探索性电学计量技术研究。在微弱电信号方面,突破交流小电流校准等关键技术,研建相关标准装置,解决了相关领域溯源和精密测量难题。突破电阻和电压等在轨工作稳定性变化问题的技术难关,实现试验验证。在标准太阳电池标定方面,攻克关键技术,助力构建国际领先的空间太阳电池计量标准体系。